患者腰骨折后怎样护理
腰骨折后可通过卧床休息、佩戴支具、调整饮食、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腰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卧床休息
腰骨折初期需严格卧床,避免腰部受力。选择硬板床平卧,翻身时保持脊柱轴线一致,可每2小时协助轴向翻身一次。急性期禁止坐起或下床活动,防止骨折移位加重损伤。卧床期间注意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佩戴支具
稳定型骨折在医生评估后可佩戴腰部支具。定制支具需贴合腰椎生理曲度,佩戴时间每天不超过8小时。支具能限制腰部过度活动,减轻疼痛并促进骨折愈合。随着恢复情况调整支具松紧度,避免皮肤受压破损。
3、调整饮食
每日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西蓝花等食物,配合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摄入,帮助组织修复。避免高盐、高糖饮食,减少钙质流失。长期卧床者需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
4、康复训练
急性期后可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等床上训练。6-8周后逐步开始腰背肌等长收缩练习,如五点支撑法。康复中期加入桥式运动、猫式伸展等低强度训练,所有动作需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必要时由康复师指导。
5、定期复查
遵医嘱每4-6周进行X线复查,观察骨折愈合进度。若出现持续疼痛、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诊。愈合后期通过骨密度检测评估骨质疏松程度,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药物干预。
腰骨折护理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卧床时可在小腿下方垫软枕促进静脉回流。恢复期避免提重物、久坐久站等行为,外出时使用防滑鞋具。心理上需正视康复周期,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协助患者完成日常起居,注意观察异常症状并及时反馈医生。
相关推荐
02:21
02:13
02:17
02:29
02:2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颅底骨折属于什么骨折
- 2 疑似骨折算骨折吗
- 3 骨折处容易再骨折吗?
- 4 如果骨折有哪些反应
- 5 什么是骨折
- 6 骨折怎么引起的
- 7 骨折怎么处理
- 8 骨折后会再次骨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