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骨髓炎可能造成骨质破坏、脓毒血症、病理性骨折等危害。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组织炎症,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通过外伤、血源性感染等途径侵入骨骼。
1、骨质破坏
骨髓炎会导致骨质溶解和坏死,炎症刺激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造成局部骨质缺损。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骨痛、局部肿胀等症状。X线检查可见虫蚀样骨质破坏灶,严重时可形成死骨片。需通过静脉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必要时行病灶清除术。
2、脓毒血症
骨髓炎病灶中的细菌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血液培养可检出致病菌,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这种情况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使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需手术引流脓液。
3、病理性骨折
长期骨髓炎会导致骨质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骨折部位多发生在炎症活跃区域,愈合困难。治疗需先控制感染,再通过外固定或内固定稳定骨折端,部分病例需要植骨修复骨缺损。
4、慢性窦道形成
骨髓炎可能穿透皮肤形成长期不愈的窦道,持续排出脓液。窦道反复感染会加重骨质破坏,增加恶变风险。治疗需彻底清创,切除窦道,部分病例需要肌皮瓣移植覆盖创面。
5、生长发育障碍
儿童骨髓炎若累及骨骨骺板,可能影响骨骼纵向生长,导致肢体短缩或畸形。这种情况需要早期干预,在控制感染的同时进行生长板保护,严重畸形后期需矫形手术。
骨髓炎患者应注意保持患肢制动,避免负重活动加重骨质破坏。饮食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促进骨质修复。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出现发热、疼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防止并发症恶化。康复期可进行适度关节活动度训练,但需避免过早负重。
相关推荐
01:49
01:36
01:45
02:14
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