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严重的危害有哪些
跟腱炎严重时可能导致跟腱断裂、慢性疼痛和活动受限等危害。跟腱炎通常由过度运动、外伤或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足跟部疼痛、肿胀和行走困难。
1、跟腱断裂
长期未治疗的跟腱炎可能引发跟腱部分或完全断裂。断裂时患者会听到弹响,伴随剧烈疼痛和无法踮脚。需通过磁共振成像确诊,严重者需手术缝合跟腱,术后需石膏固定6-8周。常见诱发因素包括突然发力起跳、高强度运动等。
2、慢性疼痛
炎症持续存在会导致跟腱纤维化,形成永久性疼痛灶。疼痛在晨起或久坐后加重,影响日常行走和运动能力。超声检查可见跟腱增粗和钙化灶。可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缓解症状,同时配合跟腱拉伸训练改善柔韧性。
3、活动受限
严重跟腱炎会限制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导致步态异常。长期跛行可能引发膝关节代偿性损伤,出现半月板磨损等问题。康复训练应包括离心收缩练习,如台阶踮脚下降训练,逐步恢复跟腱延展性。
4、继发感染
开放性跟腱损伤或反复注射治疗可能引发跟腱周围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加重,伴全身发热。需进行细菌培养后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联合局部清创处理,避免发展为化脓性跟腱炎。
5、心理障碍
长期疼痛和功能受限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情绪。运动员可能出现运动恐惧症,普通患者可能产生社交回避行为。心理干预应结合疼痛管理,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病耻感,必要时联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等药物。
跟腱炎患者应避免穿硬底鞋,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控制体重减轻跟腱负荷。急性期可采用RICE原则处理,慢性期使用矫形鞋垫分散压力。建议每周进行3次水中行走训练,既减少负重又保持关节活动度。若出现突然剧痛或功能障碍,须立即就医排除跟腱断裂。
相关推荐
03:09
03:24
03:08
03:15
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