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不可忽视的日常护理
骨裂患者需重视日常护理以促进愈合,主要包括制动保护、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功能锻炼和定期复查。护理不当可能延缓愈合或引发并发症。
1、制动保护
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肢,避免患处受力活动。上肢骨裂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裂建议拄拐辅助行走。睡眠时用软枕垫高患肢,减轻肿胀。制动期间禁止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防止骨折端移位。
2、营养支持
每日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骨痂形成。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配合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适量食用西蓝花、猕猴桃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避免饮酒及高盐饮食,防止钙质流失。
3、疼痛管理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肿胀明显时可用冰袋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后期疼痛减轻后改为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性剧痛或麻木需及时就医。
4、功能锻炼
固定2-3周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由专业康复师指导踝泵运动、握拳练习等。拆除外固定后逐步进行抗阻训练,如弹力带拉伸、水中行走。锻炼强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宜,避免暴力牵拉。
5、定期复查
每2-4周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发现固定松动、皮肤压疮或异常肿胀时立即复诊。老年患者需监测骨密度,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完全愈合前禁止擅自拆除外固定装置。
骨裂恢复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毫升以上,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可进行健侧肢体力量训练维持肌肉量,如举矿泉水瓶、抬腿练习。保持均衡饮食的同时,注意控制体重避免患肢负荷过大。恢复后期可尝试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回归正常活动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