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细菌性阴道炎日常护理

发布时间:2020-08-2867762次浏览

女性呵护自己的皮肤症状,也要及时的关注一些卫生清洁,及时的进行细菌阴道炎疾病的预防,是避免更加严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当细菌性阴道炎疾病出现时,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细菌性阴道炎日常护理。

(1)加强卫生鼓吹,普及卫生知识。

(2)对工厂女工,居民,学校,尤其是保育员,要进行普查、普治,以消灭沾染源。

(3)医疗单位要做好医疗器械及敷料的彻底消毒。

(4)严峻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妇科反省的垫单,要每人更换一个。

(5)阻挠滴虫患者进入游泳池或公共浴池;不要出租游泳裤衩和浴巾。对于大众,来说:①不要洗盆浴或去公共浴池,应洗淋浴。②不与他人共用浴巾,不租用游泳裤衩。③不坐公共马桶或浴池的湿椅子。④裤衩应经常煮沸消毒。

(6)患者应与家属隔离,并积极治疗;同时也要反省男方或性交对象,如为阳性应一起治疗。

(7)患病期间要阻挠性生活。经过治疗后仍反复发作者,应再查男方的小便及前列腺液,如为阳性,应予治疗。

温馨提示,加强卫生清洁的自我意识,对预防一些疾病的关键因素,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要和家人进行隔离,在治疗期间严禁性生活发生,为防止细菌性阴道炎疾病交叉感染,患者的床单衣物都要及时的更换,以免滋生细菌加重病情。

相关推荐

细菌性阴道炎如何检查诊断
如今越来越多的患者被细菌性阴道炎困扰着,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心理伤害,既然该病的危害这么大就要及时的去进行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那么细菌性阴道炎如何诊断呢?
女性细菌性阴道炎的根治方法有哪些
细菌性阴道病主要是由阴道加特纳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炎,可通过性关系传播。细菌性阴道病是加特纳菌、厌氧菌等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阴道内生态平衡系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其中,健康妇女阴道中也有加特纳菌寄生。女性细菌性阴道炎是可以根治的。
细菌性阴道炎怎么诊疗
细菌性阴道炎是一种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它是由于阴道内加特纳菌引起的一种炎症,对患者的影响颇大。严重时会对患者造成性交困难及排尿异常等等,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细菌性阴道炎怎么诊疗。
细菌性阴道炎有哪些原因
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正常阴道菌群被大量大厌氧菌、阴道加德纳尔菌和人型支原体所取代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曾被命名为嗜血杆菌阴道炎、加纳尔德菌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称其为细菌性阴道病,下面介绍一下细菌性阴道炎有哪些原因。
细菌性阴道炎该怎么预防
细菌性阴道炎属于一种寄生在引导内的致病菌感染,这种炎症一般多为厌氧菌,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白带分泌物增多及气味异常的症状,并且这种妇科炎症会通过性生活进行传播,男性也会受到炎症的影响而患上男性疾病。那么,细菌性阴道炎该怎么预防?
细菌性阴道炎可能会癌变吗
细菌性阴道炎不会癌变。细菌性阴道炎是阴道内细菌生长占据了优势,在某种原因诱导下,生长过剩,出现了分泌物增多,有异味,导致外阴瘙痒不适等症状。局部癌症,比如:宫颈癌、阴道癌,导致局部癌变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在妇科检查时有HPV,而HPV感染是一种病毒,人乳头瘤样病毒,和细菌是两个概念,体积比细菌更小,致病力很强,细菌感染不会导致癌变,有时候要警惕,比如:当宫颈出现瘤样病变时,会局部内环境改变,可能会伴有细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增多,颜色或性状出现变化时,比如:可能带有血丝或者咖啡色,除了要考虑细菌性阴道炎以外,还要做详细检查,排除宫颈或者阴道是否出现瘤样病变,细菌性阴道炎会伴有HPV病毒感染,伴随宫颈瘤样病变。
语音时长 01:54

2020-02-24

56431次收听

细菌性阴道炎用药周期是多久
细菌性阴道炎用药周期一般是7到14天左右,反复发作患者,需要用药三个月,但不是连续阴道上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会导致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由于细菌性阴道炎属于厌氧菌感染,所以最好的药物是抗厌氧菌,比如甲硝唑栓。反复发作者,需每次月经干净后,阴道上药一周进行巩固,连续用药三个周期以后,基本可以彻底治愈。如果女性已经有过性生活,除了口服奥硝唑胶囊,同时使用甲硝唑凝胶,或者甲硝唑栓进行阴道塞药治疗。其疗程通常在一周左右,而且在治疗期间禁止同房。一般在治疗结束以后,需要停药4天,去医院妇科复查白带常规,看阴道炎是否治愈。
语音时长 01:29

2020-01-03

63962次收听

中医怎么治细菌性阴道炎
由于细菌性阴道炎是属于厌氧菌感染,所以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常用的就是甲硝唑栓。如果女性不愿意用西药来治疗,而是选择中医治疗细菌性阴道炎,那么通常都是去找中医面诊,通过望闻问切以后进行辨证论治,然后再开相应的中药来进行调理,常常都是选用苦参、黄柏、金银花、大血藤、败酱草等药物,既可以用这些药物进行口服,也可以用这些药物熬水以后来清洗外阴或者是坐浴。但通常中药没有西药见效快,而且也没有需要的疗效好,所以对于偶尔一次出现细菌性阴道炎的女性,最好是选择需要进行阴道上药治疗。通常可以考虑口服替硝唑片,并用甲硝唑凝胶来进行外阴的涂抹,而且还可以用川柏止痒洗液进行坐浴,这时还需要同时使用甲硝唑凝胶,或者是甲硝唑栓来进行阴道塞药治疗,其治疗的疗程通常在一周左右,而且在治疗期间要禁止同房。
语音时长 01:36

2019-12-31

50318次收听

细菌性阴道炎吃什么药
细菌性阴道炎由于是大量的厌氧菌生长繁殖引起的,所以在临床上一般使用抗厌氧菌的药物,主要有甲硝唑和克林霉素。在临床上阴道的局部用药与口服用药的效果是差不多的,它的治愈率能达到80%左右。常用的是用甲硝唑400毫克口服,一天两次,吃一周的时间。也可以用替硝唑2g口服,每天一次。或者是克林霉素300毫克口服,每天2次,连服7天。在治疗期间女性一定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和卫生,要保持外阴的干燥,每天晚上要用清洗、洗外阴,用过的毛巾和短裤要放在太阳下面暴晒,这样才能够有利于疾病的愈合。另外,在治疗期间,千万不要有性生活,因为性生活会影响到细菌性阴道炎的治愈。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25

55565次收听

02:02
细菌性阴道炎会传染吗
细菌性阴道病是女性常见的妇科阴道疾病之一。一般由于阴道局部的厌氧菌过度繁殖导致。具有传染性,经常在性伴侣之间相互感染,交叉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一般特异性表现是阴道分泌物有腥臭味。临床上通过阴道分泌物白带的化验检查,可明确诊断。细菌性阴道病最常用的治疗药物是甲硝唑片口服以及甲硝唑栓外用。一般医生也会建议男方同时使用甲硝唑片口服进行治疗,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口服一周,以防止双方的交叉感染。如果出现复发,可以在复发后,再继续进行双方共同治疗。
02:15
细菌性阴道炎影响怀孕吗
细菌性阴道病对怀孕的影响很小。却是导致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有可能会增加孕期的胎膜早破以及早产的发生率。因此,女性在刚刚怀孕时,一般要做阴道分泌物的检测,以便排除细菌性阴道病。如果发现患有细菌性阴道病,为预防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医生通常会给与积极的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特异治疗为甲硝唑片。孕期甲硝唑片属于B类药物,也可以使用。但是一般情况下,孕期建议使用阴道栓剂和外用甲硝唑片进行治疗,疗效非常明显。
02:53
细菌性阴道炎的原因
细菌性阴道炎就是阴道内细菌生长占据优势,细菌感染导致的阴道炎症。正常阴道内有正常的微生物生态平衡。阴道内微生物最常见的是乳酸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它在阴道内占据优势,会分泌乳酸,使阴道内环境PH值在三点八到四点四之间,阴道内除乳酸杆菌外、B型链球菌、肠球菌等,还有少量真菌芽孢或支原体,但不会造成阴道生态平衡失调。阴道生态平衡失调,乳酸杆菌含量降低,其他细菌生长过剩占据优势,会导致局部分泌物增多,患者会出现瘙痒不适等症状。即细菌性阴道炎。
02:24
细菌性阴道炎用什么药好的快
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而导致其他病原体,如加德纳尔菌、各种厌氧菌、弯曲弧菌等大量繁殖。细菌性阴道病的女性患者50%的女性都没有任何症状,而有症状者多是以白带增多,白带有非常特殊的鱼腥臭味,外阴瘙痒和烧灼感是非常轻微的。细菌性阴道病常常会引起不孕和早产,因此,要对细菌性阴道病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地诊断和治疗。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方法有两种:一,口服甲硝唑。一,阴道给药甲硝唑。临床上常用甲硝唑片,400毫克,每天口服两次,一共口服两天。甲硝唑栓剂,200毫克一粒,每天晚上阴道上药,一共7天,就会达到良好的疗效。
02:33
细菌性阴道炎怎么根治
细菌阴道炎主要就是这个阴道炎的致病原因就是细菌。正常阴道里的菌群是乳酸杆菌,这是好菌。但是如果好菌没有了,全变成坏菌,比如说大肠杆菌,比如说粪链球菌,坏菌异常繁殖就变成阴道炎,变成细菌阴道炎。一般细菌阴道炎的这种致病菌都是厌氧菌。一般就要用甲硝唑口服和甲硝唑片或者甲硝唑栓,阴道上药同时进行。5到7天之后,一般细菌阴道炎就可以完全的治愈。有的人治愈之后容易复发,应该在完全的把细菌阴道炎治好了之后,再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形成阴道的正常的乳酸杆菌菌群,那么阴道正常乳酸杆菌菌群,导致阴道的内环境都就是一个弱酸性环境。那么这样阴道就是一个干净的状态,它就不会出现再次出现细菌性阴道炎了。
细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如何办
避免细菌性阴道炎反复感染,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细菌性阴道炎是阴道内菌群发生变化引起,而频繁的性生活或者长期阴道灌洗,或者性生活不卫生造成阴道内菌群变化,并且多个性伴侣,也会造成细菌性阴道炎,所以细菌性阴道炎容易反复发作。要固定性伴侣,不要阴道灌洗,因为长期阴道灌洗,会把阴道内正常细菌冲洗掉,所以致病菌会生长和繁殖。治疗完以后,一定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另外第1次治疗,一定要足疗程治疗,然后性生活前后需要清洗外阴。内裤放在太阳下暴晒。
语音时长 01:38

2019-10-17

5971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