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出血患者做哪些检查
子宫出血患者通常需要做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常规、激素水平检测、宫腔镜检查等检查。子宫出血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膜癌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子宫出血的基础检查项目,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外阴、阴道、宫颈情况,判断出血来源。检查时可发现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病变,同时能初步排除外伤性出血。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及阴道冲洗,月经期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2、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经腹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盆腔情况。超声可发现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卵巢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对子宫内膜厚度的测量有助于判断异常出血原因。检查前需憋尿充盈膀胱,经阴道超声则需排空膀胱。
3、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能评估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数量,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长期子宫出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系统疾病也会引起异常子宫出血,此项检查需空腹采血。
4、激素水平检测
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等指标,可评估卵巢功能和内分泌状态。青春期功血、围绝经期出血多与激素失调相关,检查需在月经周期特定时间进行,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5、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能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和内膜病变,对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等疾病具有诊断价值。检查时可同时进行活检或治疗操作,术前需避开月经期,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和少量出血。
子宫出血患者日常应注意记录出血时间和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宜多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发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严格遵医嘱复查,若出血量突然增多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立即就诊。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调节月经周期或手术治疗器质性疾病。
相关推荐
04:25
02:07
02:09
02:15
02:0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功能性子宫出血
- 2 功能性子宫出血什么引起的
- 3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怎么形成的
- 4 功能性子宫出血
- 5 什么叫功能性子宫出血
- 6 什么是功能性子宫出血?
- 7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怎么得的
- 8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什么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