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病人护理常规
慢性泪囊炎病人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眼部清洁、用药护理、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和定期复查。慢性泪囊炎是泪囊的慢性炎症,多由鼻泪管阻塞或狭窄导致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溢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眼部清洁
慢性泪囊炎病人需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清洁液冲洗眼部,清除分泌物。冲洗时动作轻柔,避免压迫泪囊区。可用消毒棉签蘸取清洁液从内眦向外眦单向擦拭眼睑边缘,防止细菌逆行感染。若分泌物结痂粘连睫毛,可先用温热纱布湿敷软化后再清理。
2、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控制感染,或使用氧氟沙星眼膏夜间涂抹。滴药前清洁双手,瓶口勿接触眼部,滴入结膜囊后轻闭眼1-2分钟。若需使用泪道冲洗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应由医护人员规范操作。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可能用于严重感染。
3、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A和C,如胡萝卜、西蓝花、柑橘等,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减少分泌物增多。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鼻泪管黏膜湿润。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血糖可能加重感染。
4、生活习惯调整
避免用力揉眼或挤压泪囊区,防止炎症扩散。外出佩戴防护眼镜减少风沙刺激。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烟雾会刺激泪道黏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用眼过度。游泳时使用防水护目镜,防止池水进入泪道。
5、定期复查
按医嘱每1-2周复查泪道冲洗情况,观察分泌物性状和泪囊区红肿变化。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可能需考虑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手术治疗。术后仍需定期冲洗泪道防止粘连。长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泪道再狭窄或慢性感染。
慢性泪囊炎病人应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长期滥用眼药水。注意用眼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冬季外出可戴围巾保护面部避免冷风刺激。若出现眼睑红肿热痛、视力下降或发热等全身症状,提示感染加重,须立即就医。合并鼻炎或鼻窦炎者需同步治疗鼻腔疾病,减少泪道感染风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