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的概述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高。这可能与多个基因位点变异有关,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钠离子转运等生理功能异常。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压。
2、环境因素
高盐饮食是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钠离子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长期精神紧张、噪声暴露等应激状态也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发血压升高。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高血压。
3、肥胖代谢
超重和肥胖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关系更为密切,腰围每增加10厘米,收缩压可能上升3毫米汞柱。减重5%-10%即可显著改善血压。
4、血管异常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高血压的重要病理基础,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导致血管舒张能力下降。动脉硬化会使血管弹性减退,外周阻力持续增加。这种情况可能需要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5、神经调节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导致心率加快和血管收缩,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可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治疗。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也会影响血压调节功能,表现为血压波动增大。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时需要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