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癌患者怎样饮食更科学

发布时间:2020-08-2868364次浏览

胃癌患者因为病灶在胃,所以饮食对胃癌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为了避免饮食的不良影响,同时促进胃癌的治疗,我们应该有一个科学的饮食习惯,做到既能保证营养,同时对胃的伤害降到最低。

首先要保障营养的摄入,主要是蛋白质的摄入,可根据病人的消化能力选用禽蛋类、乳类、瘦肉、鱼及豆制品。同时对于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应给予补充,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保证身体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且最好食用时将食物烹调较烂,尽量减少食物中粗维生素的含量,也可进行流食喂养或者水果榨汁。

对于食欲减退者,可以选用少量多餐的方法,选一些浓缩优质蛋白质,并且注重食物的调配,增加患者食欲。对于严重厌食或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或者静脉补充营养同时要注意饮食环境的清洁舒适。

为了避免胃黏膜受损,病人应该避免高盐、过硬、过烫、暴饮暴食,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食物要新鲜,一般以清淡为宜。

以上就是关于胃癌患者如何科学合理的饮食的一些介绍,通过饮食调节可以改变病人的食欲加强病人的营养,从而增强病人的身体抵抗力,与胃癌勇敢的抗衡。

相关推荐

早期胃癌能彻底治愈吗
早期胃癌治愈率较高,但不能保证100%治愈率。早期胃癌治愈率通常比较高,有统计学显示,早期胃癌患者在五年内生存率能够高达90%以上,当然不能保证100%治愈率,因为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疾病,胃癌有时不仅仅存在于胃部,其他部位也有可能出现癌细胞的伸展和转移,甚至在人的基因层面就已经存在胃癌基因的发生。所以对于早期胃癌,如果肿瘤侵犯程度比较浅,仅仅侵犯到胃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这种情况下,通过手术治疗的痊愈率就非常高,有可能达到根治。但对于一些胃癌,侵犯出了胃壁,或者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就可能不是很好,也有复发可能。这时,通常也会结合一些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在临床上这种治愈率也很高,但是对于有远端的淋巴结转移,以及其他部位的转移,预后就可能不是很好,在手术以后也有可能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这时要做到定期随访,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1:52

2021-12-30

100787次收听

02:19
胃癌术后转移复发时间
胃癌术后转移和复发是否发生及发生的时间跟胃癌在治疗时的分期、手术做的淋巴结或是清扫的情况、手术的质量有关,所以转移、复发的时间不是固定的。如是早期胃癌,通过内镜下的治疗,可以彻底根治,多数不发生转移。如果胃癌到了中晚期或进展期,做手术把胃癌的局部进行切除,如没有脏器的转移,多数也不会发生再次转移。如在胃癌手术时已经发生脏器的转移,甚至术后一两个月就会复发。如果胃癌手术前未分化癌,如手术时没有淋巴结及时、全面的廓清,有可能会出现术后的转移,一般会发生在3-6个月左右。
溃疡型胃癌和胃溃疡如何鉴别
溃疡型胃癌一般是指胃癌。胃癌和胃溃疡可以通过高发人群、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的方式鉴别。
胃癌会不会遗传
弥漫性胃癌有可能会遗传。胃癌遗传可能是由染色体畸变引起,而这种染色体畸变会遗传。
胃癌早期表现
胃癌早期的症状并不典型,和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症状相似。比如有持续、不容易缓解的消化系统症状,且有黑便或便潜血阳性,病情较重者会疼痛,持续不缓解。1、早期胃癌有胃疾病史,比如胃溃疡、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2、有持续、不容易缓解的消化系统症状,比如呃逆、胃胀、腹胀、消化不良。3、会出现黑便或便潜血阳性相关症状。4、随着疾病的进展对周围以及胃本身脏器的浸润,会出现疼痛,持续不缓解。对于年龄偏长者,比如五十岁以上为胃癌高发年龄,所以这一类人群要定期进行胃检查,比如胃镜或消化道造影。在欧美国家,如日本、美国在五十岁以上要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以早期发现胃癌。
语音时长 01:38

2020-03-26

60134次收听

胃癌化疗如何做
胃癌化疗如何做,具体多少周期,多大强度因人而异,每位患者个体差异较大。早期胃癌手术后大多数不需要化疗,但微小转移病灶除外。再者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时,术后巩固化疗。晚期不用手术治疗,要根据情况,进行四到六个周期化疗。早期胃癌,比如一期在黏膜把手术后大多数不需要化疗,但是也有病人可进行两种化疗,一为有微小转移病灶,比如淋巴结转移,可以先化疗,使病灶缩小把微小的病灶杀灭,叫做新辅助化疗,产生最佳手术时机,再进行手术,化疗在手术之前进行。如果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局部浸润也要进行化疗,进行术后巩固化疗,一般四到六个周期,每个周期要用液体输液进行治疗,一般在一个礼拜左右,现在也可以选择输液药物或口服药物,输液药物是一周左右;口服药物是二十天左右二十一天左右,每一个月轮回一圈一般四到六个周期,在这个过程中同时配合中医药治疗,这是指术前新辅助化疗,一个是术后巩固化疗。晚期不用手术治疗,要根据情况,进行四到六个周期化疗以控制病情,四到六个周期后再口服维持治疗。四到六个周期病灶还在增长,此时需要换二线方案,如果二线治疗不佳,则还要换三线方案,除此之外,要配合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局部放疗等。
语音时长 02:29

2020-03-26

56327次收听

胃癌是怎么转移的
大多数的胃癌都是通过淋巴癌进行转移的,因此在所胃癌手术的时候需要对淋巴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洁,同时胃癌也是可以通过血道来进行转移,也是比较常见的,有的则是属于直接浸润,除以上几种重要转移外,胃癌还可进行腹膜种植转移,即逐步侵犯局部器官,从而形成转移侵犯,如腹腔的种植转移叫库肯勃氏瘤,属于胃癌的种植转移。
胃癌的高危人群
癌症大家都知道,现在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属于胃癌高危人群的有患有胃癌癌前病变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还有不良饮食习惯者,长期酗酒及吸烟者、或是精神受刺激和爱生闷气者、最后就是有胃癌或者是有食管癌家族史的是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胃癌患者在平时要注意饮食。
01:44
晚期胃癌能做化疗吗
晚期胃癌能否做化疗需要根据胃癌晚期具体的分期来决定。如病人发现胃癌的时间可能很早,但其肝脏、淋巴结就已有问题不能再进行手术。又或者病人手术后,其股骨头就已经转移或者吻合口出现问题,这些情况下的患者,他们都属于晚期四期的或局部进展期的晚期胃癌,首选的就是靠通过全身化疗,通过化疗来控制住肿瘤,延长生存。如果病人属于非常晚期,或者是临终前状态的时候,他的身体条件已经完全不适合做化疗,这样的情况下,最佳的只能是支持治疗,让病人尽量地挺过最后的阶段。
03:13
幽门螺杆菌呼气准还是抽血准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碳13呼气试验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这两种方法的检测原理完全不同,而呼气试验是一个金标准。呼气试验的优点是没有创伤性,而抗体检测需要进行抽血。吹气检测能检测出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是如果在四周之内应用过抗生素,可能会抑制细菌生长,造成假阴性;而抗体检测只要以前患过幽门螺杆菌,即使是治愈以后,抗体仍然会是阳性,即无法确定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所以,两种检测各有优缺点。碳13呼气试验可能略胜一筹。
01:26
如何发现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主要是指癌组织局限于粘膜层或者粘膜下层,不管病变范围的大小,都没有淋巴结转移。因为早期胃癌没有特征性症状,所以发现只能依靠内镜。现在内镜有放大内镜、有色素内镜、还有NBI技术,对于发现早期胃癌都很有帮助。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有特异性,基本上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有经验的内镜医师,通过内镜下发现类似的可疑病变,取病理后就可以确诊早期胃癌。
01:59
早期胃癌常见类型
早期的胃癌,在病理学上需要只侵犯到黏膜层或者是黏膜下层。在形态学上,早期胃癌的分型,大概可以有三类,一类是隆起型,一类是表浅型,一类是凹陷型。隆起型的病变分化好,预后也会比较好。隆起型肿瘤,从胃黏膜表面隆起超过0.5cm,呈圆形或者是椭圆形,向胃腔内突出,一般是在0.2cm至0.25cm,基底比较宽,很少带蒂,边界比较清楚,但是稍不规则。凹陷型胃壁浸润生长,形成溃疡,预后会比较差。对于凹陷型,其胃黏膜表面的凹陷超过0.5cm,边缘呈锯齿状,形态不一,大多数为稍不规则形。表浅型没有明显的凹陷或者是隆起,只有胃黏膜的充血糜烂。表浅型可以分为三个亚型,包括浅表隆起型,隆起高度不超过0.5cm;表面平坦型,无明显隆起或者是凹陷;浅表凹陷型,其凹陷深度不到0.5cm。
胃癌化疗后有什么反应
众多癌症中胃癌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治疗这个疾病的时候除了需要手术治疗外,还需要化疗,无论怎样治疗对于人体伤害都是非常大的。所以患者在治疗癌症的时候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比较好,这能够让治疗的效果变得更好。
胃癌术后的饮食指导是怎样的
胃癌手术后饮食要从稀到稠、从量少到量多、从低热量到高热量逐渐过渡。避免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为了适应消化道重建的现状,饮食可以从稀到稠、从量少到量多、从低热量到高热量,使糖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逐渐与机体需要相适应。尽量不要吃不好消化及太硬的食物,应该以流质半流质的饮食为主。
语音时长 01:05

2018-06-22

60421次收听

胃癌患者出现晚期症状还能活多久
胃癌患者出现晚期症状生存率大概6-10个月。从临床数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发现胃癌后5年的生存率大概不会超过30%,通常不会超过1年。但胃癌患者也不要因此感到恐慌,临床上如果通过合理的中西医结合调理,也有很多病人生命期得到延长。
语音时长 01:32

2018-06-22

5432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