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烫伤起泡怎么处理
宝宝烫伤起泡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避免弄破水泡,并遵医嘱使用湿润烧伤膏或磺胺嘧啶银乳膏等药物。烫伤起泡通常由接触高温液体、蒸汽或物体导致表皮与真皮分离引起,可能伴随红肿、疼痛等症状。
1、冷水冲洗
烫伤后立即用10-25℃流动冷水持续冲洗创面15-20分钟,可降低皮肤温度并减轻组织损伤。注意水流压力不宜过大,避免直接冲刷水泡。若烫伤面积超过宝宝手掌大小或位于面部、关节等特殊部位,冲洗后需尽快就医。
2、保护水泡
未破损的水泡具有天然屏障作用,能降低感染风险。切勿自行刺破或撕脱泡皮,可用无菌纱布松散覆盖。若水泡直径超过1厘米或在易摩擦部位,应由医生评估后处理。局部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3、药物处理
浅二度烫伤可遵医嘱使用湿润烧伤膏促进创面愈合,磺胺嘧啶银乳膏适用于存在感染风险的创面。疼痛明显时可短期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禁止涂抹牙膏、酱油等非医用物质,避免引发感染或干扰医生判断。
4、包扎护理
清洁创面后使用医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外层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每日更换敷料时观察有无渗液增多、异味等感染迹象。四肢烫伤可适当抬高患肢减轻肿胀。接触创面前需彻底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5、就医指征
出现发热、创面化脓、水泡液浑浊或烫伤面积超过体表5%需立即就医。化学烫伤、电击伤及三度烫伤必须急诊处理。就医时携带烫伤时接触物的相关信息,帮助医生判断损伤程度并制定治疗方案。
日常需将热水瓶、电熨斗等高温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餐桌避免铺设垂落桌布。烫伤恢复期应保持创面干燥清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可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摄入促进组织修复,但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宝宝出现持续哭闹、拒食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