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就是把烂肉挖掉吗
肛瘘手术并非简单挖除烂肉,而是通过专业术式清除瘘管和感染组织。肛瘘是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慢性炎症通道,手术方式主要有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肛瘘切除术等。
肛瘘手术的核心目标是彻底清除瘘管、内口及周围坏死组织,同时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瘘管切开术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医生沿瘘管纵行切开,清除腐肉后保持创面开放引流。挂线疗法常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通过弹性线缓慢切割瘘管,避免一次性切开导致肛门失禁。肛瘘切除术则完整切除瘘管及瘢痕组织,适用于纤维化严重的病例。手术需在麻醉下进行,术中会使用探针定位瘘管走向,配合亚甲蓝染色辅助识别分支瘘管。术后创面通常不缝合,通过定期换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少数特殊情况下可能采用生物补片修补、激光消融等新技术,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合并克罗恩病、结核等全身性疾病时,需先控制原发病再考虑手术。婴幼儿肛瘘可能尝试保守治疗,成人肛瘘自愈概率极低。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肛门变形等并发症,需规范换药和随访。
肛瘘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3次,排便后及时冲洗。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粗纤维食物。术后1-2周避免久坐久站,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促进创面愈合,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局部循环。恢复期间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复查,术后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随访至创面完全上皮化,预防假性愈合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