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怎么治疗
婴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治疗、口服药物、氧疗、静脉输液等方式治疗。婴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气道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婴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基础措施。家长需及时清理婴儿鼻腔分泌物,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痂,配合吸鼻器轻柔吸出。对于痰液黏稠的婴儿,可遵医嘱进行拍背排痰,采用空心掌缘由下向上轻叩背部,帮助松动气道分泌物。避免使用棉签等硬物直接清理鼻腔,防止黏膜损伤。
2、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能直接作用于气道,常用药物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等。布地奈德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特布他林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异丙托溴铵减少腺体分泌。雾化时需使用婴儿专用面罩,保持垂直坐位,每次吸入10-15分钟,治疗后洗脸漱口。
3、口服药物
口服药物包括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孟鲁司特钠颗粒、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氨溴索能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孟鲁司特钠抑制白三烯引起的炎症反应,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化痰功效。需注意药物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使用专用喂药器缓慢喂服,避免呛咳。服药后观察有无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4、氧疗
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2%的患儿需进行氧疗,通过鼻导管或头罩给予湿化氧气,维持氧饱和度在94%-98%。氧流量初始设置为0.5-1升/分钟,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使用期间保持呼吸道湿润,定期检查鼻腔是否通畅,避免氧导管压迫皮肤。持续低流量吸氧可改善组织缺氧,缓解呼吸肌疲劳。
5、静脉输液
严重病例需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常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必要时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氨茶碱注射液等。静脉给药需严格控制滴速,监测心率及呼吸变化。输液期间记录出入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
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接触烟雾、尘螨等刺激物。母乳喂养婴儿继续哺乳,已添加辅食者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每日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观察有无口唇发绀、烦躁不安等缺氧表现。症状加重或持续3天无改善需及时复诊,喘息反复发作应排查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疾病。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