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妊娠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可通过血压监测、尿蛋白检测、水肿评估、血液检查及症状观察等方式判断,通常与血管痉挛、胎盘功能异常、遗传因素、营养失衡或慢性疾病有关。
1、血压监测
妊娠高血压的核心诊断依据是血压升高,需重复测量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建议使用经过校准的电子血压计,在静息状态下多次测量以排除误差。若血压持续偏高,需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评估。
2、尿蛋白检测
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肾脏损伤,是子痫前期的重要标志。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00毫克或尿蛋白肌酐比值升高时需警惕。孕妇出现泡沫尿或尿液浑浊时应及时就医检测。
3、水肿评估
妊娠高血压常伴随病理性水肿,表现为面部或四肢凹陷性水肿且休息后不缓解。需与生理性水肿区分,后者多局限于下肢且晨起减轻。若水肿进展迅速或伴有体重骤增,需考虑血管通透性改变。
4、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能显示血小板减少或血红蛋白异常,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尿酸水平增高提示代谢紊乱。凝血功能异常或低蛋白血症时需警惕HELLP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5、症状观察
头痛、视物模糊、右上腹疼痛等神经系统或消化系统症状可能预示病情进展。这些症状与脑血管痉挛或肝脏包膜牵张有关,出现时需立即就医以防止子痫发作。
妊娠高血压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5克,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摄入;保证充足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活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卧床并联系医生;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需配合营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