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后应该怎么办
骨质增生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理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骨质增生通常与关节退行性变、长期劳损、肥胖、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有关。
1、生活方式调整
减轻关节负荷是基础干预措施。体重超标者需控制饮食热量,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及优质蛋白补充。避免长时间保持蹲跪姿势,使用坐便器替代蹲厕。选择软底缓冲性好的鞋子,减少爬山、爬楼梯等负重活动。每日进行关节无负重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30分钟,水温建议保持30-34摄氏度。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15-20分钟,每周3次。红外线照射能缓解肌肉痉挛,照射距离30-50厘米,每日1次。脉冲电磁场治疗可抑制骨赘生长,需连续治疗2-3个月。家庭可使用热水袋热敷,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以下,每次不超过20分钟。关节活动度训练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包括被动牵拉和主动屈伸练习。
3、药物治疗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促进软骨修复,常见规格为0.25克每粒。塞来昔布胶囊能缓解炎症反应,对胃肠刺激较小。双醋瑞因胶囊可调节软骨代谢,起效较慢需持续服用3个月。疼痛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直接贴敷于疼痛部位。严重疼痛者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每周1次,5次为1疗程。
4、中医理疗
针灸取穴以阿是穴为主,配合肾俞、足三里等穴位,留针20-30分钟。艾灸适用于寒湿型患者,隔姜灸效果更佳。中药熏蒸常用桂枝、红花、透骨草等药材,水温维持在40-45摄氏度。推拿手法以滚法、揉法为主,避免暴力扳动关节。可服用壮骨关节丸、骨刺片等中成药,需辨证使用。
5、手术治疗
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早中期患者,可清除游离体和修整软骨面。截骨矫形术用于力线异常者,需配合内固定器材。单髁置换术适合局部磨损患者,保留健康骨组织。全关节置换术用于终末期病变,假体使用寿命约15-20年。术后需进行6-12周系统康复训练,包括肌力练习和步态调整。
骨质增生患者应保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3-5次水中运动或平地步行。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饮用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避免关节受凉,冬季可佩戴护膝保暖。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每月减重不超过2公斤。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病情进展,出现关节畸形或夜间静息痛应及时就诊。建立疼痛日记记录症状变化,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