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病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疾病,属于脊柱退行性病变的急性发作期。
1、病因机制
腰椎间盘退变是主要病理基础,长期负重或姿势不良导致纤维环薄弱,突然弯腰搬重物、剧烈扭转等动作可能诱发髓核突出。肥胖、久坐、脊柱先天畸形等因素会加速退变进程。
2、典型症状
表现为突发性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咳嗽时加重,可伴下肢麻木或肌力下降。严重者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为会阴区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
3、诊断方法
通过直腿抬高试验等体格检查初步判断,MRI能清晰显示突出部位和神经受压程度,CT可辅助观察骨性结构变化,X线主要用于排除其他骨性疾病。
4、阶梯治疗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1-2周,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钴胺片等药物缓解炎症。恢复期采用牵引、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5、预防措施
加强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搬运重物时保持脊柱直立,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睡硬板床维持脊柱生理曲度。
患者应避免腰部受凉,睡眠时在膝下垫枕减轻椎间盘压力,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急性期过后逐步进行游泳、慢跑等低冲击运动。若出现下肢肌力持续减退或二便异常需立即就医,防止不可逆神经损伤。康复阶段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