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性疾病有哪些
消耗性疾病主要有肺结核、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异常,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症状。
1、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变多发生在肺部。结核分枝杆菌会在人体内大量繁殖,消耗机体营养,导致患者出现长期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肺结核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2、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生长迅速,会大量消耗机体的营养物质。同时肿瘤细胞还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出现恶病质。患者表现为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治疗上需要根据肿瘤类型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呼吸困难,呼吸肌做功增加,能量消耗明显增多。同时缺氧状态会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患者多表现为消瘦、肌肉萎缩。治疗上需要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基础代谢率增高,蛋白质、脂肪分解加速。患者虽然食欲亢进,但体重持续下降,伴有心悸、多汗等症状。治疗上需要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葡萄糖利用障碍,机体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体重下降、乏力。治疗上需要使用胰岛素注射液、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同时控制饮食。
对于消耗性疾病患者,日常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可以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同时要遵医嘱规范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相关指标。适当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有助于改善食欲和肌肉力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出现明显体重下降时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