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会吐是怎么回事
感冒会吐可能与胃肠型感冒、药物刺激、鼻咽部分泌物刺激、电解质紊乱、发热等因素有关。感冒时出现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保持休息、服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
1、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主要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病毒侵袭胃肠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常伴随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家长需注意患儿呕吐后禁食2-4小时,之后给予米汤等流质食物。
2、药物刺激
部分感冒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氨酚伪麻美芬片等可能刺激胃黏膜,空腹服药时更易引发呕吐。建议改为餐后服药,或更换为对胃肠刺激较小的药物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家长需观察孩子服药后反应,出现持续呕吐应停药就医。
3、鼻咽部分泌物刺激
感冒时鼻咽部分泌物增多,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可能刺激咽反射引发呕吐。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清洗鼻腔,或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减轻分泌物。家长应帮助幼儿保持头部抬高体位,减少分泌物倒流。
4、电解质紊乱
发热出汗或腹泻可能导致钠、钾等电解质丢失,引发低钠血症性呕吐。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呕吐。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5、发热
体温超过38.5℃可能刺激呕吐中枢,尤其儿童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更易发生。物理降温可选择退热贴或温水擦浴,药物降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持续高热不退应及时就诊。
感冒期间应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饮食刺激胃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症状。呕吐后需用温水漱口清洁口腔,婴幼儿呕吐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以防误吸。若呕吐伴随持续腹痛、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或呕吐超过24小时未缓解,须立即就医排除脑膜炎、肠梗阻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