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
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涉及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负荷过重及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等因素。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核心表现为心脏泵血功能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
1、心肌损伤
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或凋亡,心肌收缩力减弱。长期缺血缺氧可引发心肌纤维化,心室壁僵硬度增加。此类损伤通常伴随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临床可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肌运动异常。
2、容量负荷过重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或动静脉瘘等情况使心室舒张期充盈量增加,心室腔逐渐扩张。慢性肾脏病患者水钠潴留也会加重前负荷,导致心室壁应力持续升高,最终引发离心性心肌肥厚。
3、压力负荷过重
高血压或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使心室射血阻力增大,后负荷增加触发向心性心肌肥厚。心肌细胞排列紊乱伴间质胶原沉积,心室舒张功能进行性恶化,出现肺循环淤血等临床表现。
4、神经内分泌激活
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增加儿茶酚胺分泌,初期可代偿性增强心肌收缩力,长期则导致心肌β受体脱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促进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加速心肌重构进程。
5、能量代谢紊乱
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使ATP合成不足,脂肪酸氧化能力下降。缺氧环境下糖酵解增强导致乳酸堆积,钙离子转运异常进一步损害兴奋-收缩耦联效率,形成恶性循环。
心衰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建议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分次少量进食减轻胃肠血供压力。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发现短期内增长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医调整利尿剂用量。睡眠时抬高床头有助于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戒烟限酒可延缓心肌重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