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中毒怎么治疗
豆浆中毒可通过催吐、补液、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豆浆中毒通常由未煮沸的豆浆中含有的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有毒物质引起,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1、催吐
若误食未煮沸豆浆后1-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可立即用压舌板刺激咽喉部诱发呕吐,减少毒物吸收。但意识不清或抽搐患者禁止催吐,避免误吸导致窒息。
2、补液
频繁呕吐腹泻可能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儿童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成人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
3、药物治疗
针对腹痛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呕吐严重者可服用多潘立酮片止吐。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需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胃肠保护
中毒后3天内建议进食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可配合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促进受损组织修复。
5、医疗监护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住院进行心电监护,必要时洗胃导泻。严重溶血患者可能需输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
日常制作豆浆须确保煮沸后再持续加热5-10分钟,彻底破坏皂苷等毒素。饮用前可观察是否有豆腥味或泡沫异常增多现象。储存豆浆应冷藏且不超过6小时,再次饮用前需重新煮沸。婴幼儿、老人及消化功能弱者建议选择商业灭菌包装豆浆。若出现口唇发麻等轻微中毒症状,可先饮用大量温开水稀释毒素,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