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与子宫息肉有何区别
子宫肌瘤与子宫息肉是两种不同的子宫良性病变,主要区别在于组织来源、生长位置及临床表现。子宫肌瘤来源于子宫平滑肌组织,而子宫息肉则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子宫肌瘤多发生于子宫肌层,可向宫腔或浆膜层突出,常见于30-50岁女性。典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较大肌瘤可能引起下腹坠胀或压迫症状如尿频。其发生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超声检查显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磁共振成像可进一步明确肌瘤大小和位置。无症状小肌瘤通常无须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考虑药物控制或手术切除。
子宫息肉主要生长在子宫内膜表面,常见于围绝经期女性。主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间期点滴出血,少数可能出现不孕。长期雌激素刺激或慢性炎症是常见诱因。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息肉形态,超声可见宫腔内高回声团块。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可能自行脱落,较大息肉需通过宫腔镜切除并送病理检查以排除恶变。
两种疾病均需定期随访观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少高雌激素食物摄入如蜂王浆。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加重时应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后注意预防感染并按时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