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通过什么传播

关键词: #痢疾
关键词: #痢疾
痢疾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传播方式有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直接接触患者排泄物、苍蝇媒介传播等。痢疾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
食用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是主要传播途径。生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被污染的海产品等均可携带病原体。夏季高温环境下细菌繁殖迅速,凉拌菜、隔夜剩饭等更易成为传播媒介。建议食物充分加热,避免饮用生水。
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粪便、呕吐物可能导致传播。护理人员处理排泄物时不规范洗手,或患者如厕后未彻底清洁双手,均可通过接触门把手、餐具等物品造成间接传播。婴幼儿尿布更换过程中也需注意消毒隔离。
苍蝇可在粪便与食物间机械性携带病原体。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苍蝇接触患者排泄物后,再将细菌传播至暴露的食物表面。保持厨房卫生、使用防蝇设施、及时清理垃圾可有效阻断该途径。
与急性期患者共同生活时可能通过共用餐具、亲密接触等途径传播。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和卫生用品,症状消失后仍需继续隔离1-2周。
粪便污染饮用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洪水灾害后井水、河水被污染,或供水系统消毒不彻底时,可能造成社区大规模感染。使用集中供水时应确保余氯含量达标,野外活动需将水煮沸后饮用。
预防痢疾需加强个人卫生管理,饭前便后规范洗手,避免生冷饮食。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确诊患者须隔离治疗。日常注意餐具消毒,处理呕吐物或排泄物时佩戴手套,被污染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高风险地区可考虑接种痢疾疫苗,但免疫保护期较短,仍需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要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