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黄的好处与功效
竹黄具有清热化痰、凉心定惊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惊风、癫痫发狂等症状。竹黄是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分泌的汁液干燥形成的块状物,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方面。
1、清热化痰
竹黄性寒,归心、肝经,能有效清除体内热邪并化解痰浊。对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者,竹黄可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竹红菌素等成分能抑制呼吸道炎症反应,改善支气管黏膜水肿。使用时可配伍浙贝母、瓜蒌等增强化痰效果,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2、镇静安神
竹黄所含的竹黄多糖和氨基酸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高热引起的烦躁谵妄、小儿夜啼有镇静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热病导致的神志不清,通过降低脑细胞异常放电缓解惊厥症状。需注意与朱砂等重金属类药物区分使用,避免毒性累积。
3、抗惊厥
针对癫痫小发作和惊风抽搐,竹黄能延长惊厥潜伏期并减少发作持续时间。其机制与调节γ-氨基丁酸受体有关,可抑制神经递质过度释放。常与钩藤、僵蚕配伍使用,但癫痫大发作患者需结合西药控制。
4、保护心血管
竹黄提取物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对心绞痛有一定缓解作用。其中的活性成分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适用于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但急性心梗发作时须立即就医。
5、增强免疫
竹黄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辅助治疗中显示调节作用,适合肿瘤放化疗患者配合使用,但需与主治医生沟通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竹黄时可选择煎汤或研末冲服,常规用量3-9克。因其性寒凉,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食欲减退,建议配伍白术、茯苓等健脾药物。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出现腹泻应减量。孕妇、阳虚体质者禁用,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储藏时需置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影响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