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症状要做膀胱镜检查
出现血尿、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下腹部疼痛或泌尿系统肿瘤疑似症状时,通常需要做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尿道及前列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有明确血尿来源、评估尿路梗阻、排查肿瘤、诊断慢性膀胱炎、确认结石或异物等情况。
1、血尿
血尿是膀胱镜检查的常见指征,尤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血尿可能与膀胱肿瘤、结石或炎症有关。膀胱肿瘤表现为黏膜异常增生,可能伴随尿频或排尿疼痛。膀胱结石可导致黏膜损伤,引发间歇性血尿。慢性膀胱炎可能引起黏膜充血和点状出血。诊断需结合尿常规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经尿道肿瘤电切术、碎石术或抗感染治疗。
2、排尿困难
排尿困难可能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或神经源性膀胱有关。前列腺增生会导致膀胱颈抬高和尿流变细,可能伴随残余尿增多。尿道狭窄可引起尿线分叉或排尿中断,需通过膀胱镜评估狭窄部位和程度。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排尿无力或尿潴留,可能需尿动力学检查辅助诊断。治疗包括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尿道扩张或导尿处理。
3、尿频尿急
尿频尿急常见于间质性膀胱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或泌尿系感染。间质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容量减少和黏膜溃疡,可能伴随下腹坠胀。膀胱过度活动症与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有关,需排除神经系统病变。泌尿系感染可能引起尿白细胞升高和菌尿。诊断需结合尿培养和膀胱水扩张试验,治疗包括口服索利那新片、膀胱灌注或行为训练。
4、下腹部疼痛
下腹部疼痛可能与膀胱结石、腺性膀胱炎或盆腔疾病有关。膀胱结石移动时可引发锐痛并放射至会阴部,可能伴随排尿中断。腺性膀胱炎表现为黏膜滤泡样改变,可能发展为癌前病变。盆腔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累及膀胱壁。诊断需结合超声和膀胱黏膜活检,治疗包括碎石术、膀胱灌注化疗或激素治疗。
5、肿瘤疑似症状
肿瘤疑似症状包括持续血尿、排尿刺激征或影像学异常。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表现为乳头状或菜花样新生物,可能伴随坏死组织脱落。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导致膀胱壁僵硬和容量缩小。原位癌可能仅表现为黏膜充血或糜烂。诊断需结合尿脱落细胞学和病理活检,治疗包括卡介苗膀胱灌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或放化疗。
进行膀胱镜检查前需完善尿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检查后应多饮水促进排尿,观察是否出现血尿加重或发热。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量食用冬瓜、薏米等利尿食物。若出现持续膀胱痉挛或尿潴留,应及时就医处理。长期血尿患者需定期复查膀胱镜,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