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痛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长期痛经可能与遗传因素、子宫位置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腺肌病等因素有关。痛经通常表现为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女性痛经与家族史有关,母亲或姐妹有痛经史的人群发病概率较高。这类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导致子宫收缩异常有关。日常可通过热敷、规律运动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就医评估。
2、子宫位置异常
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可能影响经血排出,导致子宫痉挛性收缩。这类患者常伴有腰骶部酸胀感,月经期症状加重。建议避免久坐,采用膝胸卧位改善子宫位置,必要时需手术矫正。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盆腔其他部位,月经期会出现病灶出血刺激,引发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可能伴随性交痛、不孕等症状。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或进行病灶切除术。
4、盆腔炎性疾病
慢性盆腔炎症会导致盆腔粘连,月经期充血时疼痛加剧。患者常有白带异常、低热等表现。需完善病原体检查,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配合盆底理疗改善循环。
5、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腺体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病灶,导致子宫均匀增大、质地变硬。典型表现为月经量多伴严重痛经,超声检查可见特征性改变。治疗可选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行子宫病灶切除术。
长期痛经患者应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程度变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异常出血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