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引起脑梗塞怎么办
高血压引起的脑梗塞可通过控制血压、抗血小板治疗、改善脑循环、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脑梗塞通常由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硬化、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因素引起。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需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血压控制目标一般为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需更低。
2、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脑梗塞复发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出血倾向,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对于心房颤动导致的脑栓塞,可能需要华法林钠片等抗凝治疗。
3、改善脑循环
丁苯酞软胶囊、长春西汀注射液等药物可扩张脑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急性期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但需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恢复期可使用胞磷胆碱钠胶囊营养神经,促进功能恢复。
4、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吞咽功能锻炼等。物理治疗师会制定个性化方案,家属需协助患者坚持训练。康复过程可能持续数月,需保持耐心。
5、手术治疗
对于大面积脑梗塞伴严重颅内压增高者,可能需去骨瓣减压术。颈动脉狭窄超过70%时,可考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和病变特点。
高血压脑梗塞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久坐。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按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家属应学习识别脑梗塞早期症状,如突发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发现异常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