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肠胃炎呢?
肠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肠胃炎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急性期可短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泥或蔬菜汤,有助于修复胃肠黏膜。
2、补充水分
腹泻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成人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可少量多次饮用。儿童出现脱水症状时,家长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
3、药物治疗
细菌性肠胃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腹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但需避免长期使用止泻药。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肠胃炎多属脾胃湿热,可选用葛根芩连丸、保济丸等中成药。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恢复期可用山药、茯苓、薏苡仁等药食同源食材煲汤调理,但急性发作期不宜盲目进补。
5、手术治疗
极少数出现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急诊手术。克罗恩病等特殊类型肠胃炎可能需择期行肠段切除术。术后需严格遵循流质饮食过渡方案,逐步恢复肠道功能,并定期复查肠镜评估恢复情况。
肠胃炎恢复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慢性肠胃炎患者应建立饮食日记,记录诱发症状的食物。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表现时,须立即就医。平时可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但不宜长期依赖益生菌制剂。
相关推荐
03:10
03:18
03:00
02:26
0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