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注意事项

66244次浏览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根据心律失常的来源、表现不同分为各种类型。由于患者诊断不同、病情不同、病因不同,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特别注意,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考虑药物的禁忌,给药剂量需要个体化。

首次诊断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由医生根据药物的电生理作用,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临床情况、用药情况及其他伴发疾病等情况确定首选药物。具有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医生在选择药物时还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抗心律失常用药史,及患者对于每种药物的反映情况。一般除在紧急情况下,最好首先选用很少引起药源性疾病的药物。

大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具有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对于伴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如心脏明显扩大、心力衰竭者,应注意药物的禁忌证,避免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加重原发疾病。

由于不同病情的心律失常患者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不同,药物应用剂量个体差异较大,并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患者切不可自行选择用药剂量,或随意调整药物剂量。另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剂量需要根据脏器功能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特别提出注意的事项: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同于其他药物,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服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及剂量,并且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否则将危及生命。

相关推荐

02:25
心率高怎么回事
心率高不但见于患病人群,也可见于正常群体,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心率范围应该在60次/分到100次/分之间。生理性因素引起心率增快,包括情绪紧张、激动、焦虑、发怒或者受到惊吓,不需要治疗和干预。此外,剧烈运动过程中,也会出现心率增快,这也属于生理性因素。如果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激动、熬夜引起心率快,要保持愉快心情、充分休息、补充睡眠、减少熬夜、避免饮酒。病理性因素导致心率过快,包括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03:13
心跳140左右有危险吗
患者在运动以后,饮用酒精饮料以后,喝咖啡以后,情绪突然波动,都有可能心跳达到140次/分。一般危险不大,患者只要安静休息一阵,心跳就会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如果患者在正常环境下,心脏长时间的保持在140次/分左右,则需要警惕心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对于心脏本身有疾病的患者而言,心跳突然加快,而且保持在140次/分左右,可能提示心脏病变加重,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更需要及时的检查。
03:59
正常的心率大概是多少
心率是我们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在临床上是来评估和描述病人状态一个最基本的指标,传统的心率的范围一般是心率正常的节律是窦性节律,它的范围在安全状态下是60-100次/分。超过100次/分叫心动过速,正常节律下的心率超过100次/叫窦性心动过速。如果低于60次/分叫窦性心动过缓。大多数人的心率正常范围是在50-95次/分之间。男女性之间,一般年轻的女性心率比男性,要稍微快一点大概快5次/分左右,另外,除了我们刚才谈到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还有可以通过24小时的,叫动态心电图检查。
心跳快血压低危险吗
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是否有危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以及生命体征来判断。比如临床上大多数女性因为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虽然做检查时并没有出现异常症状,但是经常会出现心率较快血压低的现象,这种情况并不会造成特别危险,需要改善生活习惯、不熬夜、健康饮食,就能逐渐恢复正常。但对于部分由心脏疾病而导致的心率快、血压低,如冠心病、心肌缺血等,需要引起重视。如果任由疾病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导致机体受到损伤,甚至组织器官缺血。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22

85572次收听

心律失常有哪些严重后果呢
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往往因为人们不够重视,导致心律失常病情加重的,并不是少数。了解心律失常对人体的危害对治疗也有帮助的,相信大家也很关心。那么,心律失常有哪些严重后果呢?
心律失常的发作信号有哪些
说到心律失常,很多老人都闻之色变,大家对于这种疾病都唯恐避之不及,那么,心律失常的发作信号有哪些呢?大家对这个问题一定很感兴趣吧,下面,我们就跟随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心跳快怎么缓解
心跳快,首先需要明确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如果是运动锻炼或情绪激动或喝酒等生理性的原因引起的心跳快,可以通过休息或静养或选择安静的患者平复一下心情就可以缓解。如果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心跳快,首先应该针对能引起心跳快的疾病采取针对性治疗,比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就应该先改善心肌缺血的状况;甲亢就应该用药或手术的方式治疗。贫血就应该补充铁剂或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发烧就应该先控制体温等等。再一个,针对心跳快的状况,一定要先做一个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等,必要时可以做心脏电生理检查,也可以先用一些药物,看看能不能控制心跳快的;如果不能,要看考虑其他治疗方式,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或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13

2020-03-31

52023次收听

心率慢吃什么药好
对于心率慢的患者来说,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否则很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抗胆碱药、钙拮抗药、平喘药、拟肾上腺素药和提高心率类中成药。这类药物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率缓慢的症状,但是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所以不能随意用药。
心律失常需要做什么检查
心律失常需要检查的项目主要是心电图检查,包括普通心电图检查、24小时心电图检查、长程、远程遥测心电图检查以及便携式心电图等。心律失常需要做检查明确诊断,首先要做普通心电图检查,普通心电图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项检查,可以通过普通心电图,看到患者实时心率、节律等情况,同时可以看到不同波形、不同间期的情况,能很快的诊断是否有心律失常的情况。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患者是阵发性的心律失常,这个时候就需要更长时间的去监测,现在临床上有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还有72小时远程的遥测心电图,因此会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的频次、时间安排不同时长的监测,用以明确患者心率失常的情况。因此普通心电图检查、24小时心电图检查以及长程、远程遥测心电图,都是可以帮助确诊患者是否有心律失常的诊断非常理想的辅助检查方式,不仅如此,目前各大医院各大科研中心也会研发了便携式心电图,患者可以拿着很小的心电图随身携带,就可以上传心电图给医生及时看到,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检查的方式。
语音时长 01:52

2020-02-27

63215次收听

02:38
如何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早期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倡导要早睡、早起,适当的锻炼、避免久坐不动,这是非常好的起居方式。而饮食方式倡导低盐、低脂饮食,在饮食当中建议患者可以增加一些谷物蔬菜,加一些水果类的食物,饮食搭配比较合理。最重要每年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早期识别有无高血压,有无高脂血症,甚至有无冠心病等一些情况。除了以上这些危险因素,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就是吸烟,因此建议患者一定要积极戒烟。
02:14
心律失常能自愈吗
心律失常大多是可以治愈的,包括预激综合症、室性早搏。现在对于房颤也有通过内科治疗以及外科的治疗,治愈率都可以达到80%左右,可以完全治愈。当然还有很多的心律失常是不能得到治愈的,医生可以通过药物适当的控制心率失常发生的频率,以及心律失常造成心脏结构紊乱的程度,是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自主配合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心律失常的病人平时生活也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
如何预防恶性心律失常
年轻人所出现的心律失常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并不会造成危害,可是如果是恶性心律失常,很容易就会引发猝死的出现,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重视预防,首先就应该合理的服用药物,定期的检查身体也需要保持生活的规律,最主要的就是一定要积极的预防一些疾病,才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心律失常中医怎么叫
心律失常是西医的概念,实际上是指各种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有频发早搏,还有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房颤,这都很常见。心律失常有的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也有些患者可以出现慢快综合征,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这些都属于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在中医中,可以根据主要的临床表现,也属于中医心悸的范围。
语音时长 00:58

2019-11-28

63306次收听

心率不齐什么原因
心率不齐可能是身体出现了某些病变引起的,比如新陈代谢异常,心脏病等;也可能是服用药物出现了中毒反应;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情绪异常等,也会影响心跳,导致心率不齐症状出现。
什么是心脏电除颤
心脏电除颤指的是通过心脏除颤仪治疗。除颤仪有两个电极板,分别放置在患者的前上胸和右胸的胸前,通过释放直流电的形式,给病人直接的电量电击,使得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得以纠正。心脏电除颤是急诊室最常见的治疗形式。还有一种方式为电复律,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为了终止心律失常,有利于手术进行或标测而采取的形式,复律包括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等情况。
语音时长 01:04

2018-09-29

5522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