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干预,具体需结合骨折程度、患者年龄及基础疾病综合评估。
1、保守治疗
适用于轻度压缩且无神经损伤的患者。通过卧床休息2-4周配合支具固定,减轻椎体负荷。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镇痛药物,同时补充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抗骨质疏松药物。需定期复查X线评估椎体稳定性。
2、椎体成形术
经皮穿刺向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的微创手术,适用于中重度压缩但无脊髓压迫者。手术时间30-60分钟,能快速稳定椎体并缓解疼痛。术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但需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3-6个月,常用药物包括唑来膦酸注射液、雷洛昔芬片等。
3、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
针对伴有椎管狭窄或神经压迫的复杂骨折。通过植入钛合金螺钉系统重建脊柱稳定性,术中可能需行椎管减压。术后需佩戴硬质支具8-12周,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腰背肌功能。该术式创伤较大,老年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
4、康复训练
急性期后开始渐进式锻炼,初期以仰卧位踝泵运动、腹式呼吸为主,2周后逐步增加五点支撑法、桥式运动等腰背肌训练。3个月后可进行游泳、太极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弯腰搬重物等危险动作。
5、基础疾病管理
控制糖尿病、甲亢等代谢性疾病,停用糖皮质激素等致骨质疏松药物。每日补充800-1200mg钙剂及400-800IU维生素D,定期监测骨密度。绝经后女性可考虑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每日保证500ml牛奶或等效乳制品摄入,多食用深绿色蔬菜及豆制品。避免吸烟饮酒,居家环境需防跌倒改造。建议每6个月复查骨密度及脊柱X线,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至少18个月。出现新发腰背痛需及时就诊排除再骨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