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或者缓解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可通过调整口腔卫生习惯、使用药物、治疗基础疾病等方式缓解,通常与牙菌斑堆积、维生素缺乏、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口腔卫生
坚持早晚刷牙并使用软毛牙刷,刷牙时避免用力过猛。饭后用牙线清理牙缝残留食物,配合含氟漱口水减少细菌滋生。定期洗牙清除牙结石,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口腔检查。
2、补充营养
缺乏维生素C或维生素K可能导致毛细血管脆弱出血。日常可适量食用猕猴桃、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或菠菜、羽衣甘蓝等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严重缺乏时需遵医嘱服用维生素C片、维生素K1注射液等制剂。
3、局部药物治疗
牙龈炎引起的出血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或涂抹丁硼乳膏缓解炎症。急性出血时可用无菌棉球蘸取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压迫止血。孕妇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4、治疗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白血病等疾病可能引发牙龈出血。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水平,白血病患者需接受化疗或靶向治疗。长期服用抗凝药者应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调整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剂量。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牙龈出血多与胃火上炎或脾不统血有关。可用白茅根、生地等中药煎水代茶饮,或针灸合谷、内庭等穴位。中成药如云南白药胶囊、一清胶囊等需辨证使用。
日常应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牙龈的行为,减少进食过硬或过烫食物。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易出现牙龈出血,更需加强口腔护理。若出血持续1周以上或伴随牙齿松动、口臭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查牙周炎、血小板减少等疾病。儿童牙龈出血家长应协助其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