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髌骨疼是怎么回事
小孩髌骨疼可能与生长痛、运动损伤、髌骨软化症、滑膜炎、骨肿瘤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生长痛
生长痛多见于3-12岁儿童,表现为夜间下肢间歇性疼痛,可能与骨骼快速生长、肌肉牵拉有关。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症状。家长需注意避免孩子剧烈运动,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
2、运动损伤
髌骨周围韧带拉伤或软骨损伤可能导致疼痛,常见于运动后出现局部肿胀、压痛。急性期需制动冰敷,恢复期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配合康复训练。
3、髌骨软化症
髌骨关节面软骨磨损引发疼痛,上下楼梯时加重,可能与发育异常、运动过度有关。建议减少跑跳活动,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严重者需关节镜手术。
4、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炎症会导致髌骨周围胀痛、活动受限,可能由感染或免疫因素引起。需限制活动,医生可能开具洛索洛芬钠片、滑膜炎颗粒等药物,配合超短波理疗。
5、骨肿瘤
骨样骨瘤、骨肉瘤等疾病可能表现为夜间持续性剧痛,伴随局部包块。需通过X线、MRI确诊,治疗方案包括肿瘤切除、化疗等,家长发现异常应即刻就医。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避免让孩子长期保持跪姿或过度运动,选择缓冲性好的运动鞋,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负担。饮食注意补充牛奶、鱼类等富含钙和优质蛋白的食物,疼痛发作时可尝试40℃左右温水热敷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次。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关节变形等症状,须立即至儿科或骨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