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需要查凝血吗
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检查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血栓形成风险,指导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方案的制定。
冠心病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容易激活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系统,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指标,能够反映机体的凝血状态。通过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并根据结果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的用量。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功能的监测尤为重要,可预防支架内血栓等并发症。合并房颤、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冠心病患者更需严格监控凝血指标,以平衡出血与血栓风险。
冠心病患者除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外,应保持低脂低盐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同时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剂量,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复查。家属应协助患者记录用药情况及出血症状,定期陪同至心血管内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