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怎么检查
肌酸激酶检查主要通过静脉抽血检测血清中的肌酸激酶活性水平,常用方法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电泳法和生化分析法。
肌酸激酶检查是临床常用的生化指标检测项目,主要反映肌肉组织损伤程度。检查前需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采血部位通常选择肘正中静脉,使用促凝管采集3-5毫升血液样本。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速率法和连续监测法,通过测定酶促反应产生的光密度变化计算酶活性值。检测结果以单位每升表示,成年男性正常参考值为38-174U/L,女性为26-140U/L。异常升高常见于心肌梗死、肌营养不良等疾病,降低则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检查报告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
进行肌酸激酶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检查当天穿着宽松衣物方便采血。若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需提前告知医生,部分药物可能影响检测结果。采血后需按压穿刺点5分钟防止皮下出血,检查后保持正常饮食即可。如发现检测值异常,建议复查并完善肌电图、心脏彩超等进一步检查。日常需注意观察肌肉疼痛、乏力等症状变化,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肌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