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拉的大便粒状怎么回事

2851次浏览

新生儿大便呈粒状可能与喂养方式、消化功能未完善、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先天性巨结肠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补充益生菌、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

1、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通常呈糊状,若母亲饮食中蛋白质或脂肪含量过高,可能导致乳汁成分变化,使婴儿大便变硬成颗粒。配方奶喂养时,奶粉冲调比例不当或奶粉中铁含量较高也易导致大便干燥。建议按需喂养,母乳妈妈需保持饮食均衡,配方奶需严格按说明冲泡。

2、消化功能未完善

新生儿胃肠蠕动功能较弱,消化酶分泌不足,对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能力有限,未完全消化的奶液在肠道内水分被过度吸收,形成颗粒状大便。这种情况会随月龄增长逐渐改善,可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

3、乳糖不耐受

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无法被分解,在结肠发酵产生酸性物质,使大便呈颗粒状并带有酸臭味。可尝试改用低乳糖配方奶,或遵医嘱补充乳糖酶颗粒。

4、肠道菌群失调

剖宫产或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不足,影响食物分解吸收。表现为大便颗粒状伴腹胀,可遵医嘱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

5、先天性巨结肠

由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病变肠段持续痉挛,近端肠管扩张积便,表现为出生后延迟排胎便,后续出现颗粒状硬便伴腹胀。需通过钡剂灌肠造影确诊,轻度可用开塞露辅助排便,重度需行巨结肠根治术。

家长需每日记录新生儿大便次数、性状,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奶粉喂养者注意奶具消毒。若颗粒状大便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哭闹不安、拒奶、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护理时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双腿做蹬自行车动作促进肠蠕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开塞露通便。

相关推荐

什么情况做心脏造影
心脏造影通常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当患者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且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建议进行。
银耳配什么对肺有好处
银耳搭配雪梨、百合、莲子、枸杞、蜂蜜等食物对肺有好处,也可遵医嘱使用川贝母、枇杷叶、麦冬、沙参、杏仁等中药材。建议根据体质选择搭配方式,避免过量食用。
菊花和生姜可以一起泡吗
菊花和生姜可以一起泡水饮用,两者搭配具有互补的保健功效,但需注意体质适应性。
鼻咽炎的症状有哪些
鼻咽炎的症状主要有鼻塞、咽痛、咳嗽、分泌物增多、头痛等。鼻咽炎是鼻咽部黏膜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夜盲症常见的症状表现
常听有人说自己没有病,你是不是真的很健康呢?其实大多数病在前期都会有一些症状出现,稍微注意就可以预防。关于夜盲症,也是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夜盲症的常见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