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过敏性荨麻疹
蚊虫叮咬过敏性荨麻疹是机体对蚊虫唾液蛋白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可通过避免抓挠、冷敷缓解、外用炉甘石洗剂、口服氯雷他定片或就医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方式干预。
1、避免抓挠
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组胺释放加剧,加重荨麻疹症状。建议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修剪指甲避免无意识抓伤。若儿童患病,家长需监督其行为并佩戴防抓手套。
2、冷敷缓解
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处5-10分钟,血管收缩可减轻肿胀和瘙痒。重复进行时需间隔30分钟防止冻伤。冷敷对婴幼儿需缩短至3-5分钟,家长需测试皮肤耐受性。
3、炉甘石洗剂
该药物含氧化锌和甘油,能收敛止痒且无激素副作用。每日涂抹2-3次于风团处,使用前摇匀。若出现皮肤灼热感应立即停用,眼周及黏膜部位禁用。
4、氯雷他定片
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可阻断H1受体缓解过敏症状。成人通常每日1片,严重时需遵医嘱调整。服药期间禁止驾驶或操作机械,青光眼患者慎用。
5、地塞米松注射液
适用于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需在医院肌注或静脉给药。该糖皮质激素能快速抑制免疫应答,但可能引发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使用需监测血糖。
日常需保持环境干燥清洁,使用蚊帐或驱蚊液预防叮咬。饮食避免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多饮水促进过敏原代谢。过敏体质者外出应携带抗组胺药物,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长期反复发作者可考虑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