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中医诊断叫什么

输尿管结石在中医诊断中称为石淋或砂淋,属于淋证范畴。中医认为石淋主要由湿热蕴结下焦、气滞血瘀、肾气亏虚等原因引起,治疗需结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肾益气等方法。
长期饮食辛辣肥甘或外感湿热之邪,导致湿热下注膀胱,尿液煎熬成石。患者多见小便灼热、尿色黄赤、舌苔黄腻。常用八正散、石韦散等方剂清热通淋,配合金钱草、海金沙等利尿排石中药。
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致使肝郁气滞,气血运行受阻,瘀滞成石。典型表现为腰腹刺痛、排尿涩痛、舌质紫暗。治疗选用沉香散、血府逐瘀汤等理气活血方,辅以桃仁、红花等化瘀药物。
先天不足或劳倦过度损伤肾气,气化失司而杂质沉积。常见腰膝酸软、排尿无力、脉沉细。需用济生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补肾化气,酌加黄芪、杜仲等补益药材。
脾胃运化失常致水湿内停,与尿浊相结形成结石。多伴食欲不振、肢体困重、大便溏薄。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健脾利湿,配合薏苡仁、茯苓等渗湿之品。
久病或体质偏颇导致阴阳失衡,影响水液代谢。可见畏寒与烦热交替、夜尿频多。治疗需辨证选用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调和阴阳。
中医治疗输尿管结石强调个体化辨证,急性期以通淋排石为主,缓解期注重调理体质。日常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适当进行跳跃运动促进结石排出。湿热体质者可常食冬瓜、玉米须代茶饮,肾虚者宜用黑豆、核桃食疗。疼痛发作时可用热敷腰部缓解痉挛,但出现持续血尿、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