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中医诊断叫什么

泌尿外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27次浏览

关键词: #中医 #结石

输尿管结石中医诊断中称为石淋或砂淋,属于淋证范畴。中医认为石淋主要由湿热蕴结下焦、气滞血瘀、肾气亏虚等原因引起,治疗需结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肾益气等方法。

1、湿热蕴结:

长期饮食辛辣肥甘或外感湿热之邪,导致湿热下注膀胱,尿液煎熬成石。患者多见小便灼热、尿色黄赤、舌苔黄腻。常用八正散、石韦散等方剂清热通淋,配合金钱草、海金沙等利尿排石中药。

2、气滞血瘀

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致使肝郁气滞,气血运行受阻,瘀滞成石。典型表现为腰腹刺痛、排尿涩痛、舌质紫暗。治疗选用沉香散、血府逐瘀汤等理气活血方,辅以桃仁、红花等化瘀药物。

3、肾气亏虚:

先天不足或劳倦过度损伤肾气,气化失司而杂质沉积。常见腰膝酸软、排尿无力、脉沉细。需用济生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补肾化气,酌加黄芪、杜仲等补益药材。

4、脾虚湿困:

脾胃运化失常致水湿内停,与尿浊相结形成结石。多伴食欲不振、肢体困重、大便溏薄。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健脾利湿,配合薏苡仁、茯苓等渗湿之品。

5、阴阳失调:

久病或体质偏颇导致阴阳失衡,影响水液代谢。可见畏寒与烦热交替、夜尿频多。治疗需辨证选用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调和阴阳。

中医治疗输尿管结石强调个体化辨证,急性期以通淋排石为主,缓解期注重调理体质。日常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适当进行跳跃运动促进结石排出。湿热体质者可常食冬瓜、玉米须代茶饮,肾虚者宜用黑豆、核桃食疗。疼痛发作时可用热敷腰部缓解痉挛,但出现持续血尿、发热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