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患者心脏骤停怎么办
手术中患者心脏骤停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并排查可逆性病因。主要处理措施包括立即胸外按压、电除颤、肾上腺素给药、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解除手术相关诱因。
手术中出现心脏骤停属于医疗紧急事件,需由麻醉医生主导抢救团队快速响应。标准流程为确认无脉搏后即刻开始高质量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5-6厘米,同时准备除颤仪。若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应在3分钟内完成首次200J双相波电击。每3-5分钟静脉推注1mg肾上腺素,必要时可递增剂量。同步进行气管插管保障通气,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指导按压质量。术中特殊诱因需针对性处理,如大出血者快速输血,气胸者穿刺减压,过敏反应者注射肾上腺素,高钾血症者给予钙剂和胰岛素。抢救期间应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每2分钟评估心律变化。若为可逆因素导致的心脏骤停,持续复苏时间可延长至60分钟以上。
手术相关心脏骤停的常见诱因包括麻醉药物过量、迷走神经反射、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等。全麻药物可能抑制心肌收缩力,区域麻醉可能引发严重心动过缓。手术操作直接刺激心脏或大血管、突发大量失血、体位变动导致静脉回流减少等均可诱发循环崩溃。术前存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风险更高。预防措施包括术前全面评估心脏功能,术中维持合适麻醉深度,避免过度牵拉内脏器官,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高危患者,可预防性放置临时起搏电极或准备体外循环设备。
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高级生命支持,重点维护脑灌注和脏器功能。采用目标体温管理保护神经系统,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以上,控制血糖在8-10mmol/L,预防癫痫发作。完善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开展多学科会诊分析骤停原因,向家属详细说明病情及预后。后续需长期随访心功能,植入式心脏除颤器适应症患者应评估器械植入必要性。医疗团队应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优化应急预案和人员培训,完善术中监测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