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次都会痛经
痛经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子宫位置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痛经可通过热敷、服用止痛药、使用激素类药物、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遗传因素
部分女性痛经与家族遗传倾向有关,母亲或姐妹存在痛经史时,自身发生概率可能增高。这类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通常表现为月经初潮后1-2年内出现的下腹坠胀感。日常可通过腹部热敷缓解,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钠胶囊等药物。
2、激素水平异常
月经期前列腺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引发痉挛性疼痛。这类痛经常伴随恶心、腰骶酸痛等症状。建议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或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
3、子宫位置异常
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可能造成经血排出不畅,宫腔内压力增高引发疼痛。这类痛经常表现为月经第一天疼痛最剧烈,可能伴随经量减少。可通过膝胸卧位改善子宫位置,疼痛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或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至卵巢、盆腔等处,月经期病灶出血刺激腹膜引发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典型症状包括性交痛、肛门坠胀感,超声检查可见巧克力囊肿。确诊后需长期管理,可选用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腹腔镜手术。
5、盆腔炎性疾病
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慢性炎症会导致经期盆腔充血加重,出现持续性下腹疼痛伴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急性期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慢性期可配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
建议记录每次痛经的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经期避免生冷饮食和过度劳累。若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或出现非经期疼痛,应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缓解痉挛,适量补充镁剂和维生素B族有助于减轻症状,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