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感染肿了怎么治疗
脚气感染肿了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物理治疗、口服药物、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脚气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瘙痒、脱屑、红肿等症状。
1、抗真菌药物治疗
脚气感染肿了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皮肤癣菌生长,缓解红肿和瘙痒症状。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药物与眼睛接触。若局部皮肤破损严重,应暂停用药并咨询医生。
2、局部护理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有助于控制感染。每日用温水清洗后彻底擦干,避免穿不透气的鞋袜。可适当使用吸汗粉减少潮湿,但需避开溃烂区域。避免抓挠防止继发细菌感染,若出现渗液或化脓需及时就医。
3、物理治疗
对于严重肿胀可采用冷敷缓解炎症反应,每次10-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后期红肿消退后可改用温热盐水浸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水温不超过40℃,浸泡后立即擦干并涂抹药物。
4、口服药物
当局部治疗无效或感染扩散时,医生可能开具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等口服抗真菌药。这类药物需严格按疗程服用,用药期间监测肝功能。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5、手术引流
少数形成脓肿的病例需行切开引流术,排出脓液后配合抗菌敷料包扎。术后保持创面清洁,定期换药直至愈合。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出现严重感染,需尽早干预。
日常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子,每天更换并单独洗涤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浴巾等物品,公共场所尽量穿防水拖鞋。饮食上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皮肤修复。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反应,应立即就医进行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