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骨科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伤口清洁、合理进行功能锻炼、科学使用药物、定期复查、调整饮食营养等。术后康复对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需严格遵循医嘱。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更换敷料时需无菌操作,术后1-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导致伤口裂开。若使用外固定支架,需定期消毒支架针道。
2、功能锻炼
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逐步过渡到关节被动活动和主动运动。上肢手术者需练习抓握、抬臂,下肢手术者需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运动。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重或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
3、药物管理
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肿胀。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需按时服用完成疗程。不可自行调整药量,出现皮疹、呕血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复查随访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定期复查X线或CT评估愈合情况。内固定患者需检查钢板螺钉位置,关节置换者要评估假体稳定性。康复师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锻炼方案,过早负重可能影响骨痂形成。
5、营养支持
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强化骨骼。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控制高糖高脂饮食避免体重增加加重关节负担。戒烟限酒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
骨科术后康复期需保持乐观心态,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行走时合理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分担负重,注意居家防滑防跌倒。康复过程中出现持续疼痛、关节僵硬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根据手术类型不同,完全康复可能需要3个月至1年,需耐心坚持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