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朵里面有东西怎么弄出来

2700次浏览

耳朵异物可通过冲洗法、吸引法、钩取法、镊取法、手术取出等方式处理。异物可能由昆虫、植物种子、玩具零件、耵聍栓、外伤残留物等引起。

1、冲洗法

适用于可溶于水的细小异物如沙粒、粉末等。使用接近体温的生理盐水,借助注射器或专业耳道冲洗器,沿耳道壁缓慢注入水流。冲洗时需保持头部倾斜使水流自然流出,重复进行直至异物清除。操作前需确认鼓膜完整,避免冲洗液进入中耳腔。

2、吸引法

针对质地松软的异物如棉絮、纸屑等。采用负压吸引器连接特制吸头,在直视或耳镜辅助下贴近异物边缘吸引。操作需控制负压强度,避免损伤耳道皮肤。此方法对儿童配合度要求较高,可能需要家长协助固定体位。

3、钩取法

适用于球形光滑异物如塑料珠、植物种子等。使用钝头耳钩沿异物与耳道间隙探入,轻轻旋转钩住异物后平稳拖出。操作需避免暴力牵拉,防止将异物推向更深部位。对于位置较深的异物需在耳内镜辅助下完成。

4、镊取法

处理有抓取点的异物如昆虫、金属片等。选用细长耳科镊子,在光源照射下准确夹持异物突出部位。活体昆虫需先滴入油剂使其窒息后再取出。操作时需稳定手腕,防止镊尖划伤耳道导致继发感染。

5、手术取出

针对嵌顿性异物或合并感染的情况。需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耳道成形术,通过显微器械分离异物与周围组织。适用于尖锐异物刺入软组织、化学性异物导致组织坏死等复杂情况。术后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棉签过度清洁耳道,防止将耵聍推向深处形成栓块。儿童玩耍时需监督其勿将小物件塞入耳道,户外活动时可使用防虫耳塞。游泳或洗头后及时擦干外耳道,降低真菌感染风险。若出现耳痛、听力下降或异常分泌物,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掏挖。定期耳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隐匿性异物,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及外耳道狭窄者更需重视预防。

相关推荐

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症状
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症状有鼻塞、头痛、鼻出血、嗅觉减退、反复鼻窦炎等。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导致鼻腔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疾病。
新生儿手脚抽搐的原因
新生儿手脚抽搐可能由低钙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惊厥、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长小肉疙瘩是否与甲亢有关怎样治疗
长小肉疙瘩可能与甲亢有关,但多数情况下由其他原因引起。皮肤小肉疙瘩通常表现为皮肤纤维瘤、软纤维瘤或皮赘等,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鼻甲肥大怎么治疗比较好
鼻甲肥大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鼻甲肥大可能与慢性鼻炎、过敏反应、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脚丫痒脱皮怎么办
脚丫痒脱皮可通过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使用抗真菌药物、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脚丫痒脱皮通常由真菌感染、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湿疹、汗疱疹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