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听力下降该怎么办呢
中耳炎听力下降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护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低下、耳部外伤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病毒性中耳炎可使用更昔洛韦胶囊、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化脓性中耳炎需配合硼酸冰片滴耳液消炎。用药期间需避免耳道进水,出现耳鸣或眩晕应及时停药就医。
2、物理治疗
咽鼓管吹张术可改善鼓室负压状态,需由医生操作。红外线照射能促进耳周血液循环,每次照射15-20分钟。鼓膜按摩可缓解耳闷胀感,用食指轻压耳屏后快速松开,重复10-15次。急性期伴有发热时可用冰袋冷敷耳后区。
3、手术治疗
鼓膜穿孔持续不愈需行鼓膜修补术,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考虑鼓室置管术。胆脂瘤型中耳炎需尽早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术后需保持术耳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防止植入管脱落。
4、生活护理
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有助于耳部分泌物引流。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洗头时使用耳塞防止进水,不用棉签深入掏耳。饮食宜清淡,限制奶制品摄入以减少黏液分泌。
5、定期复查
急性中耳炎治疗后1周需复查耳镜,慢性患者每3个月检查纯音测听和声导抗。儿童患者需监测言语发育情况。长期听力下降者应配置助听器,避免听觉剥夺。出现耳痛加剧或面瘫需急诊处理。
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洗澡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避免用力擤鼻或倒吸鼻涕,正确方法是单侧交替轻擤。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A和锌,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远离吸烟环境,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若听力持续下降超过2周或伴随眩晕呕吐,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进行听力学评估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