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1653636次浏览

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井伴有气腔壁的破坏的病理状态,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有肺部慢性感染等因素诱发气管炎,进一步发展而成,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也可逐渐演变为本病,本病属中医学“喘证”之“虚喘”范畴,那么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有哪些?

一、改善患者一般状况肺气肿患者每因呼吸道感染而症状进一步加重,肺功能也更趋减损。因此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和下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可采取耐寒锻炼、肌注核酪或卡介苗素等。

二、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负荷加重,呼吸功能增加,能量消耗增高。但饮食摄入由于气急、缺氧、右心衰竭或使用药物等原因不能相应增加甚至反而减低,因此常常合并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不仅损害肺功能和呼吸肌功能,也能削弱机体免疫机制。故应重视营养素的摄入,改善营养状况。

三、全身运动如步行、踏车、活动平板、广播操、太极拳等不仅增加肌肉活动度,而且也锻炼呼吸循环功能。

另外呼吸肌锻炼肺气肿患者因肺过度充气、营养不良和缺氧等因素,对呼吸肌产生不良影响。在肺部感染等情况下,呼吸负荷进一步加重,可引起呼吸肌疲劳,是呼吸衰竭的诱因之一。通过阻力呼吸或等二氧化碳过度通气等锻炼,可改善呼吸肌功能。

相关推荐

02:16
经常吸烟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吸烟最容易伤肺,长期抽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诱因。临床研究证实,长期吸烟可以引起肺泡以及肺部毛细血管的病变,严重者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比如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等。长期吸烟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复方鲜石斛颗粒。此外,吸烟不仅对自己的健康不利,同时还会造成二手烟的危害,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抵制吸烟,远离二手烟,在家里也可以备用一些像复方鲜石斛颗粒等,可以滋阴养胃、生津润肺的药。
双肺间隔旁型肺气肿是什么?
双肺间隔旁型肺气肿是指胸膜下肺泡遭受破坏,造成大空腔有概率会形成胸膜下大泡。双肺间隔旁型肺气肿是肺气肿的一种,一般是由抽烟和空气污染等原因引起,吸入有害颗粒后从而对肺产生损害。间隔旁型肺气肿是胸膜下小圆形低密度区,顺着胸膜叶间裂纵膈进行分布,伴有胸膜下肺大泡。若患有双肺间隔旁型肺气肿需定时去医院检查肺功能和肺CT。日常生活中需做好护理,注意身体安全,不过度运动。如有身体不适请立即前往医院,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治疗。
语音时长 01:17

2022-06-08

17640次收听

肺气肿能抽烟吗
通常情况下,肺气肿是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建议不要抽烟,尽量戒烟。肺气肿通常是由于环境因素,比如说长期吸入有害气体,还有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的,常伴有呼吸困难、气急、咳嗽等症状。香烟中含有很多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等,会导致肺功能下降。肺气肿患者本身的肺功能就比正常人弱,抽烟会加重咳嗽,加重肺气肿的病情,不利于病情的康复。所以建议肺气肿患者不要抽烟。肺气肿患者建议还是要戒烟,同时要避免吸入粉尘和刺激性的气体,适当饮水,多休息。肺气肿的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沙丁胺醇、沙美特罗等药物进行一个对症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5

2022-06-07

17662次收听

老年人有肺气肿严重吗
如果老年人患有肺气肿,是否严重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来分析。如果目前病情非常平稳,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这种情况并不严重,所以也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是需要积极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绝对不可以吸烟,否则会加重肺功能下降的程度。另外,如果目前出现明显的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甚至呼吸困难,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需要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对症治疗,病情发作时可以通过支气管扩张剂来改善症状,平时也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做好保暖措施。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55924次收听

肺气肿会不会传染人
肺气肿会不会传染人?这是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的问题,肺气肿虽然属于肺部疾病,但是肺气肿是不具有传染性的,虽然肺气肿不传染,但是危害性也是很大的,肺气肿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因此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老年肺气肿怎么治疗
如果是确诊为老年肺气肿的疾病的话,最好是查清楚老年肺气肿的病因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根据老年肺气肿的具体病因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取得的效果才会比较理想,那么接下来看看老年肺气肿治疗方法有哪些?
什么导致的造成老人肺气肿
肺气肿是一种肺部慢性病造成的一种疾病,结果造成肺的过度膨胀,肺气肿与哮喘一并被列为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病,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差的老年人来讲,患病几率更是大大提高了,那么,造成老人肺气肿有哪些病因呢?我们从下文的介绍中了解一下吧。
肺气肿能遗传给下一代吗
肺气肿能不能遗传给下一代?这是围绕在肺气肿患者心中最为重要的问题,肺气肿是一种呼吸疾病,大部分患者都是过敏体质,其发病机制虽未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是多因素引起的,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一起看下面的文章讲解吧。
肺气肿到底能治愈呢吗
在我们的认识中,肺气肿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呼吸疾病,现在医学界尚没有一种特效的方法能治愈疾病,因此很多人也对治疗失去了信心。那么,肺气肿到底能不能治愈呢
肺气肿能传染吗
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组织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肺容量增大,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病变。阻塞性肺气肿常与慢支并存,一般病程较长,发展缓慢;当发生可逆性不大的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时即诊断为慢阻肺;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不清,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形成的。引起慢支的各种环境因素如吸烟、呼吸道感染、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等,均可参与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其中吸烟是已知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多种机体内因也可参与其发病。所以,肺气肿是不具有传染性的。肺气肿为慢性疾病,目前无根治的方法。重在预防,防止肺功能的下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上首先主动教育与督促患者戒烟或避免职业粉尘的吸入,使患者了解肺气肿的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使患者掌握本病的一般治疗方法和规范性的治疗手段,教会患者自我控制病情的技巧,如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锻炼等。嘱病人应定期复查肺功能,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41

2020-03-20

59957次收听

肺气肿的症状有哪些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他在临床上往往和慢性支气管炎并存。他们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冬季加剧,常持续3个月以上。晨间咳嗽加重伴咳白色粘液或浆液性泡沫痰,量多。当合并感染时则呈脓性。患者常常感觉活动后胸闷气短,并随病情进展,而症状逐渐加重。他的体征是肺气肿早期可无明显体征,急性发作的时候常可有散在的干、湿性啰音,多于肺底听及,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啰音的量与部位常不恒定。当阻塞性肺气肿明显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语音共颤减弱。双肺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下移并移动性减少,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泡呼吸音普遍性减弱,呼气相延长。双肺底可听到湿性啰音。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7

51498次收听

02:28
肺气肿的症状
肺气肿可能会有气喘,呼吸困难、气短,胸闷,咳嗽、咯痰,口唇紫绀、爪甲青紫等症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的程度而不同。早期患者没有任何的症状,经医生仔细问诊会发现问题,如患者以前上六楼没有问题,最近五年,上二楼会有喘的现象,患者会认为可能由于随着年龄增大是正常现象;吸烟患者有喘可能也正常,是肺气肿早期的症状。在劳动、活动后,会有劳力性的呼吸困难、气短,随着疾病的慢慢发展,症状也会出现急性的加重,甚至出现胸闷等症状。如果并发感染,患者会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
02:16
肺气肿如何治疗
肺气肿的治疗,首先要到医院确诊,是不是真正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旦确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肺功能以及CT检查情况,做出治疗建议。轻度的肺气肿,往往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可以进行戒烟,平常做呼吸操、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等,锻炼肺功能的方法来保持肺功能活力,抑制病情再进一步的发展。如果患者憋气症状比较严重,需要用到一些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其次,慢阻肺的患者往往由于气道炎症,有时会用一些口喷的激素或者口服的激素等抗炎治疗。如果患者有并发的感染或者慢性的咳嗽咯痰,要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因为细菌感染诱发肺部的感染,根据情况确认是否需要选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02:21
肺气肿传染吗
肺气肿不会引起传染,也没有流行性。肺气肿不会传染,但是它有一定的家族群集性,也就是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家族里直系亲属有人患有肺气肿,患有肺气肿的比例就高于正常人。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于末端的肺组织,比如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管、肺泡,因为含气量过多,同时伴有肺泡间隔的破坏、肺组织弹性的减弱,最后导致肺体积膨大,从而导致肺气肿的一种表现,通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后会出现。此外,吸烟、空气污染、肺尘埃沉着也是它的常见病因。
02:25
双肺肺气肿是怎么回事
双肺的肺气肿表现为双侧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处在过度膨胀的状态,导致充气过度,肺容积的增大,同时气道壁会有破裂的病理状态。双肺肺气肿给患者最大的危害是呼吸困难,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活动耐力有明显降低。初期病情不严重时,病人的感觉不是特别明显,在活动量比较大或者剧烈活动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呼吸困难会越来越重,肺功能也会越来越差,肺部的防御问题能力也会变差,此时患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后期由于缺氧,可以出现口唇紫绀、爪甲青紫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