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阑尾炎怎么办
轻度阑尾炎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嵌顿、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炎症局限且无穿孔风险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右下腹可间断冰敷减轻肿胀,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密切监测体温、腹痛变化,若48小时内症状无缓解需转为药物或手术干预。
2、药物治疗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合并发热者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用药期间须定期复查血常规评估感染指标。
3、饮食调整
急性期禁食减轻肠道负担,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恢复期增加蒸蛋羹、嫩豆腐等优质蛋白。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禁食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每日少量多餐,单次进食不超过200毫升。
4、物理治疗
炎症控制后可采用超短波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日1次每次15分钟。恢复期可顺时针轻柔按摩脐周,配合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肠蠕动。禁止对右下腹直接施压或热敷,可能诱发穿孔风险。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需考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创口保持干燥清洁,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加强血糖监测。
日常需注意预防便秘减少粪石形成风险,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适量进食西蓝花、香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恢复期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建议从散步开始逐步增强体质。出现持续右下腹痛、发热或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化脓性阑尾炎或穿孔。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高强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