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固定方法
骨盆骨折固定方法主要有手法复位外固定、骨盆带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牵引固定等。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可能伴随失血性休克、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需根据骨折类型和稳定性选择合适固定方式。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于稳定性骨盆骨折或急诊临时固定。通过手法调整骨折端位置后,采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部固定。操作需由专业医师完成,复位后需定期复查X线确认对位情况。该方法创伤小但固定强度有限,可能发生再移位。
2、骨盆带固定
常用于急救转运或稳定性骨折的临时固定。通过弹性束带对骨盆环施加向心压力,减少骨折端移动。需注意观察束带松紧度,避免压迫皮肤或影响呼吸。固定期间应卧床休息,配合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3、外固定支架固定
针对不稳定性骨折的过渡性治疗。在髂骨翼植入钢针连接外部支架,维持骨盆稳定性。术后需每日消毒针道,预防感染。可能出现针道松动、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需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治疗。
4、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用于Tile分型B/C型不稳定性骨折。通过手术暴露骨折端,使用重建钢板、骶髂螺钉等器械进行精确固定。术后可能需输血纠正贫血,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该方法复位效果好但创伤较大,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
5、骨牵引固定
用于合并下肢骨折或无法立即手术者。通过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牵引维持肢体长度,减轻疼痛。牵引重量通常为体重的1/7-1/10,需定期调整。可能引发压疮或关节僵硬,可使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控制炎症反应。
骨盆骨折固定后需绝对卧床4-6周,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饮食应高蛋白高纤维,适量补充维生素D钙片促进骨愈合。恢复期在康复师指导下逐步进行骨盆稳定性训练,避免负重过早导致固定失效。定期复查CT评估愈合进度,出现发热、疼痛加剧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