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症状及危害
疱疹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病变,主要表现为簇集性水疱伴疼痛或瘙痒,常见类型包括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疱疹可能引起局部神经损伤、继发感染或系统并发症,免疫力低下者危害更显著。
1、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1型多引起口唇疱疹,2型多导致生殖器疱疹。初期表现为皮肤灼热感,随后出现针尖大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病毒可潜伏于神经节,在免疫力下降时复发。局部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凝胶等抗病毒药物,严重者需口服伐昔洛韦片。避免抓挠防止细菌感染。
2、带状疱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沿神经分布的单侧带状水疱是特征表现,常伴剧烈神经痛。老年患者易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急性期需尽早使用泛昔洛韦胶囊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控制症状,皮损处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降低发病风险。
3、疱疹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侵犯角膜导致眼痛、畏光、流泪,角膜树枝状溃疡是典型体征。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角膜瘢痕影响视力。需用更昔洛韦滴眼液联合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严重者需角膜移植。发病期间避免佩戴隐形眼镜。
4、新生儿疱疹
经产道感染疱疹病毒的新生儿可出现皮肤水疱、发热、喂养困难,可能进展为疱疹性脑炎。静脉注射阿昔洛韦注射液是主要治疗手段。孕妇产前发现生殖器疱疹活动病灶建议剖宫产。
5、疱疹并发症
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现疱疹性脑炎、肺炎或播散性感染。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需住院进行更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治疗,必要时联合免疫球蛋白。长期免疫力低下者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
疱疹患者应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发作期饮食宜清淡,增加富含赖氨酸的乳制品摄入,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类食物。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复发,反复发作或出现发热等系统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带状疱疹患者痊愈后可进行适度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