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脸颊两侧长小颗粒是怎么回事
儿童脸颊两侧长小颗粒可能与粟丘疹、湿疹、痱子、接触性皮炎、毛囊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处理。
1、粟丘疹
粟丘疹是角质堆积形成的白色小囊肿,多因汗腺发育不完善导致。表现为针尖大小白色丘疹,无红肿瘙痒。通常无须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即可,避免挤压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若持续不消退,可就医用消毒针头挑除。
2、湿疹
湿疹与过敏、皮肤屏障受损有关,表现为红色丘疹伴脱屑或渗出。可能与尘螨、食物过敏原、干燥环境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避免给孩子穿化纤衣物,使用温和保湿霜。急性期可遵医嘱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锌软膏或地奈德乳膏。
3、痱子
高温闷热环境下汗液滞留可引发痱子,形成透明或红色丘疹。多出现在夏季,伴轻微刺痒。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给孩子穿宽松棉质衣物,用温水清洁后涂抹炉甘石洗剂。避免使用油性润肤品,防止毛孔堵塞。
4、接触性皮炎
接触洗涤剂、花粉等刺激物可能引发局部红斑和小丘疹,边界清晰。建议家长排查并远离过敏原,用清水冲洗患处。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凝胶或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合并感染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
5、毛囊炎
细菌感染毛囊会导致红色脓疱状丘疹,可能伴疼痛。多因出汗多、搔抓引起。需每日用碘伏消毒,避免抓挠。严重时可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日常需注意儿童面部清洁时使用36-37℃温水,选择无香料弱酸性洗面奶。外出做好防晒,避免暴晒加重皮肤敏感。饮食上减少芒果、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摄入,多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若皮疹扩散、渗液或发热,应立即就医排查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定期修剪孩子指甲,防止抓挠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