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的要点有哪些
骨折固定要点主要包括保持患肢稳定、避免二次损伤、正确使用固定器材、及时就医和康复训练五个方面。
1、保持患肢稳定
骨折后首要任务是保持患肢绝对制动,可用夹板、绷带或支具临时固定,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搬运时需托住骨折远近端,避免断端移动导致血管神经损伤。脊柱骨折需用硬板床平移,禁止弯曲或扭转身体。
2、避免二次损伤
固定时不可强行复位,开放性骨折需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避免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每隔1小时检查末梢皮肤颜色、温度和感觉。冬季需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直接热敷患处。
3、正确使用固定器材
夹板固定需内衬软垫,长度应超过骨折相邻关节。锁骨骨折用8字绷带固定,肋骨骨折用宽胶布叠瓦式固定。下肢骨折可用健肢作支架捆绑固定,颈椎损伤需使用颈托限制头部活动。
4、及时就医
临时固定后需在2小时内送医,拍摄X线明确骨折类型。移位明显的骨折需麻醉下复位,必要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儿童青枝骨折可能需要石膏固定3-4周。
5、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装置后需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股骨颈骨折后需拄拐避免负重,桡骨远端骨折可做握力球训练。康复期间需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
骨折固定后需保持石膏干燥清洁,观察是否有压迫性溃疡。饮食应增加牛奶、鱼类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戒烟戒酒以免影响愈合。恢复期可进行游泳等非负重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出现固定物松动、患肢肿胀加剧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复诊。心理上需克服活动受限带来的焦虑,家属应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