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粉碎性骨折怎么治
跟骨粉碎性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移植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重物砸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手法复位
适用于骨折移位较轻的情况。医生通过专业手法将骨折断端重新对齐,随后配合石膏固定。复位后需定期复查X光片确认骨折对位情况。早期应避免患肢负重,防止复位失效。
2、石膏固定
保守治疗的核心措施,常与手法复位联合使用。采用高分子石膏或传统石膏固定6-8周,维持骨折端稳定。固定期间需抬高患肢减轻肿胀,观察足趾血运及感觉变化。拆除石膏后需逐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3、切开复位内固定
针对严重移位骨折的标准术式。通过跟骨外侧入路暴露骨折端,使用钢板螺钉系统实现解剖复位。术后早期可进行非负重活动,8-12周后根据愈合情况逐步负重。需预防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
4、骨移植术
适用于骨折伴骨缺损的病例。取自体髂骨或使用人工骨材料填充缺损区域,促进骨愈合。术后需延长保护性负重时间,配合脉冲电磁场等物理治疗刺激成骨。需关注供区疼痛、移植骨吸收等风险。
5、康复训练
贯穿治疗全程的重要环节。急性期以踝泵运动预防血栓,中期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加强肌力锻炼和步态重塑。可结合水疗、超声波等物理疗法改善软组织弹性。康复进度需根据影像学愈合情况调整。
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恢复期行走建议使用助行器过渡,选择硬底鞋提供足弓支撑。定期随访评估骨折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需及时复诊。术后1年内避免剧烈跑跳等高冲击活动,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