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下侧疼是啥原因
脚踝骨下侧疼可能与韧带损伤、肌腱炎、骨关节炎、距骨损伤、痛风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1、韧带损伤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是常见原因,多因运动扭伤导致。表现为局部肿胀压痛,活动时疼痛加剧。急性期需冰敷制动,慢性期可进行康复训练。严重者需佩戴护踝或使用支具固定。
2、肌腱炎
胫骨后肌腱或腓骨肌腱炎症可引起该部位疼痛。长期过度使用、扁平足等因素易诱发。典型表现为活动后疼痛,休息缓解。治疗包括休息、抗炎药物和物理治疗。
3、骨关节炎
踝关节退行性病变可能导致下侧疼痛。多见于中老年或创伤后患者。晨起僵硬、活动受限是特征表现。治疗以减轻负重、药物镇痛和关节腔注射为主。
4、距骨损伤
距骨骨折或骨软骨损伤会引起定位明确的疼痛。外伤史明显,可能伴关节交锁症状。需通过影像学确诊,严重者需关节镜手术治疗。
5、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盐结晶沉积可引发踝关节突发剧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踝部。伴红肿热痛,血尿酸检测可辅助诊断。需低嘌呤饮食和降尿酸治疗。
日常应注意避免踝关节过度负重,选择合适鞋具,运动前充分热身。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负荷,适度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有助于稳定性。急性疼痛期可抬高患肢,48小时内冷敷,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至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X线、MRI或超声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