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胃黏膜保护药有哪些
常用的胃黏膜保护药主要有铝碳酸镁片、硫糖铝混悬液、枸橼酸铋钾胶囊、瑞巴派特片和替普瑞酮胶囊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适用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1、铝碳酸镁片
铝碳酸镁片是一种抗酸兼黏膜保护剂,能中和胃酸并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该药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反酸,对胆汁反流性胃炎也有缓解作用。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微便秘或腹泻,长期服用需监测血铝浓度。服药时应嚼碎后温水送服,避免与铁剂、四环素类抗生素同服。
2、硫糖铝混悬液
硫糖铝混悬液能在溃疡创面形成黏附性保护层,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对酒精或药物引起的黏膜损伤有修复作用。可能出现口干、恶心等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建议空腹服用,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饮水。
3、枸橼酸铋钾胶囊
枸橼酸铋钾胶囊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和黏膜保护双重作用,常与抗生素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适用于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服药期间可能出现黑便、舌苔染色,哺乳期妇女禁用。需注意连续用药不宜超过2个月,避免铋剂蓄积。
4、瑞巴派特片
瑞巴派特片通过增加胃黏液分泌和前列腺素合成保护胃黏膜,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的胃黏膜损伤效果显著。适用于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腹胀等反应,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建议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刺激。
5、替普瑞酮胶囊
替普瑞酮胶囊通过促进胃黏膜修复因子合成改善微循环,特别适合老年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患者。能有效缓解上腹隐痛、餐后饱胀等症状。不良反应较少见,可能出现头痛、便秘等。与抗凝药合用时需监测凝血功能,孕妇慎用。
使用胃黏膜保护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食。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若出现呕血、黑便或持续腹痛加重,应立即就医。长期用药者需定期复查胃镜,根据黏膜修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诱发胃病复发。




